……
郑十三来的时候,正好与独孤氏一行人错身而过。
郑十三不愿与独孤氏有牵扯,便提前避了开来。
待一行人远去,郑十三才从角落里站出来,扭头望了一眼,然后快步进了主院。
她行至廊庑下,躬身,见礼。
落座后,她才好奇的问了一句:“刚才出去的人是安国公夫人?”
“嗯!是她!想给她的侄子们走后门,以便能够免试进入骊山书院!”
“那就走‘特招’啊,三到五倍的束修而已,安国公府应该不缺这点儿钱吧。”
郑十三作为王姮的心腹,自然知道骊山书院的一切事宜。
她随意的说着,提到三五千贯束修的时候,眼皮都不眨一下。
于她而言,这笔寻常人家一辈子都攒不到的积蓄,不过是些许小钱。
“安国公府不缺钱,但独孤夫人缺啊!”
王姮的意思也明白,又不是楼氏子弟要免试入学,安国公府不会为独孤氏的便宜亲戚买单。
这不是寻常贴补,而是花费巨大的奢靡享受。
楼谨再宠妻如命,也要顾及整个安国公府。
且,楼谨没了权势,他所能掌控的,也就只有黄白俗物了。
倒不是说楼谨变得吝啬,他只是更能分清里外、拎得清轻重罢了。
“怎么忽然来骊山了?莫非杨寿回王府了?”
说了两句安国公府的八卦,王姮便关切的看了郑十三一眼。
杨寿回京,李明堂之事也就瞒不住了。
杨寿很容易就能怀疑到郑十三身上。
王姮知道郑十三有手段,但她还是会担心郑十三吃亏。
“嗯,回来了,也知道了李神医进宫的事儿。不过,楼郎君手眼通天、能力超群,杨寿再失落也无用!”
郑十三的意思很明白,她出卖杨寿的事儿,并未暴露。
王姮点点头,“如此甚好!不过,你到底是杨寿的娘子,也不好与他太过生分。”
王姮想起近两日楼彧跟她提到的某件事,便问了句:“皇后的病得到了控制,圣人、太子很是安心。圣人欲出兵,征伐吐谷浑……”
后宫稳固,圣人那颗征战四方的心,再次蠢蠢欲动。
而只要出兵,武将们就有机会建立功勋,诸多纨绔子弟,也能混迹其中,镀金、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