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如果能填饱肚子,华夏老百姓很少会举个旗造个反!
仔细研究,历朝历代的华夏百姓造反,无一例外都是被逼迫到已经无法呼吸、无法生存之后来来的反抗。
肚子饱了,老婆孩子热炕头!
但凡有气,都是饿的!
人口最密集的河南诸郡、山东诸郡,甚至是不忿淮河浊水地区的郡县,为什么人口就那么快地下降了?
一方面,当然是战争的消耗。
这不是死多少人,而是俘虏的人,特别是被官府俘虏的人,全被杨子灿给弄走了。
另一方面,就是在当时算是中原地区最大旗帜的瓦岗寨,成了吞噬一切的“黑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杨子灿静悄悄干掉瓦岗寨之后,不声不响,即以瓦岗寨为诱饵,让翟让当了头号大“卧底”!
大卧底?
对!
面对杨子灿的“威逼利诱”,翟让成了官府的“奉旨反王”!
结果,当河南地、山东地、淮水地各郡不明就里的大小“土匪”,一头扎进高大雄伟的瓦岗寨之后,就再也不见了!
不见了!
他们,她们,全部被瓦岗寨后山的秘密“码头”,运去了远方……
直到现在,这块干燥的“海绵”,还在不断吸纳这已经严重眼小的“水分”!
无底“黑洞”啊!
这人口,能密集起来,才怪!
人口少了,土地就充裕了!
充裕的土地,自然能养活稀疏到合理水平的人口,还多有剩余!
说这么多,就是一句话:
河南地的老百姓肚子饱了,口袋也鼓胀起来了,还有了各种民间“娱乐”活动消遣,这起来造反的心思,就淡多了!
杨子灿,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
降低人口密度,足额分配土地,调用高产作物,兴修农田水利,加强公务员力量,导入官府把持的舆论宣传……
你以为那些学堂、道场、戏园子,是儒释道神门子弟们,自发搞的?
别天真!
杨子灿做为前世高级外请特工,搞颠覆破坏是一把手,自然对控制舆论、引导舆论、干预经济,也是一把好手!
豫州总管府大总管即使换做杨义臣,也是萧规曹随,干的比杨子灿在时更起劲。
大量旧官员的调换,也为豫州总管府各郡的快速恢复,加了速!
因为大量关陇高层随广皇帝南下江都,整合北方留守府出现了旧势力的权力真空。
以苏威、萧瑀、杨子灿、杨义臣、韦津等人为首的杨侑政府,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人才调整!
雍州总管府成立后,杨子灿提出了大量的用人需求。
于是,通过调用京师闲人、恩科选士、民间征辟、各部选调、官场轮换等手段,北方留守府手里有了大量的可用公务员储备。
离任豫州大总管之前,杨侑、苏威、萧瑀、韦津、杨子灿、杨子灿六人,接连开了好几天密会。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