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政治需要!
因为,当“广皇帝”这个原本竖立的完美政治对手消失后,造反者需要新敌人、新目标!
这有这样,才能号召更多的人来参加、来拥护。
而宇文化及以及他的党羽朝廷的弑君大罪,更容易激起天下人、特别是士人的普遍愤慨。
所以,宇文化及,是继“广皇帝”之后,天下群雄最佳的敌人。
而深层意义上讲,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有一个使命。
何者?
凡弑君者,后主必代而诛之。
这是每一个王者,对于各地地位的维护,以及自我尊严的保护。
而能够率先诛杀弑君者,也可为自己嘴中夺得宝鼎,增加一分正义的光环。
宇文化及,以及他的党羽,注定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因为瓦岗贼匪的彻底覆灭,以及大量流民、贼民的转移,让这一块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出现了极大的舆论真空!
原有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士人、地主、百姓、贱民……乱了!
重新组织起来的社会结构,完全是按照前大总管杨子灿的设计来搭建。
现在,豫州总管府的公务员比例,可要比以前多多了。
但同样,当地老百姓手里的田,也能按照文帝当年田亩制度,足额分配。
现在,豫州总管府各级衙署手里的公田,全部形成了一大块、一大块的农场。
这些农场,全是大量人口外迁之后,还留在当地的本分百姓分剩之后的余田。
大总管杨子灿并没有将他们继续分出去,而是置换整合,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官方经营的巨大农场。
这些农场的天地,也是以备将来当地人口增加之后,继续按照国家标准按人头分派。
那平时这些天地如何经营?
有一部分,专门用来给那些郡县里中轻罪的人来劳动赎罪。
有一部分,则是用来给民间的商贾分包出去,填补府库。
剩下的,则用来轮耕,以保护土地的肥力。
所以,现在的豫州总管府各郡,在这个还处于以小农经济为根本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这两年反而越来越好过了!
按照阿布前世的专家研究,隋末时期山东、河南、河北三弟,为什么是匪患闹得最凶的区域?
一方面,是因为天灾和征役较多的缘故。
但最最根本的,是因为大隋人口的猛增,已经让人口最为密集的这三个地区,人均田地面积远远低于国家均田制的标准!
当土地的产出,无法养活更多人口的时候,一场轻微的天灾就会引起老百姓极大的恐慌和不满!
坦率说,隋末的老百姓造反,还真不是前后历史王朝内因为土地兼并严重才引起的!
因为隋朝的均田制、土地买卖制,以及国祚不长的缘故,还没能出现大地主云集和土地集中严重的危险局面!
按照大隋的均田制标准,老百姓拥有的土地面积是秦汉至大清以来,历史最高!
充裕土地的出产,足够老百姓养家糊口,甚至还多有积存。
这,也是为什么大隋立国短短十年,就达到了经济、人口的历史高位。
那个事端取得的经济成就,历史上似乎只有宋明时期才堪堪达到。
虽然按照历史统计学研究,大清似乎也不错,但那是建立在大量东西方高产物种引入后的结果!
华夏老百姓有个什么特点?
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