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资料二: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转基因产品注册数据库
赞比亚政府批准进口的一些具体品种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官方网站可查到,例如下面的六种转基因玉米曾获赞比亚政府批准进口做食品或饲料直接使用和加工:
2017年批准杜邦dp-00转基因玉米(我国2018年批准)
2017年先正达bt11
2018年先正达bt176(我国2002年批准)
2017年先正达mIR162(我国2014年批准)
2017年先正达mZhG0JG
2017年孟山都NK603xt25
由此可见,就算当时的总统由于缺乏科学常识而固执地拒绝联合国、世卫组织、全球科学家的意见,以至于做出误国误民的决策,但十几年后的赞比亚已经修正了这个错误的做法。
也许世上还有一些“姆瓦纳瓦萨n世”,但愚昧必将被历史大潮淘汰,清代宫廷荒唐的说照相机可以摄魂,现在看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我们回头看看历史脉络走向,就知道科学不可能永远被埋没。
原文:
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签署限制转基因技术使用的法令,在俄境内。。。。。。禁止生产或进口转基因食品,违者将被处以罚款。
点评:这个又是谣言。俄罗斯政府确实在境内严控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转基因动物的繁衍,但从来没有说转基因是有问题的。而且,俄罗斯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主动、有步骤的扭转过去的保守政策。我们要知道两个事实:
第一,俄罗斯政府过去严控转基因的种植和繁衍,但是现在制定了长期有效的联邦计划,已经打算研发一系列的转基因产品,并且批准在俄罗斯境内的转基因自由区种植;
第二,俄罗斯政府自始至终,从来就没有禁止过生产或进口转基因食品。恰恰相反,从俄罗斯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见这20年来,俄罗斯每年都进口不少的转基因产品用于居民的食用,每年的进口量为250~300万吨之间,来源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考虑到俄罗斯的人口,这个进口数量不算少了。
考虑到篇幅字数限制,这里不做过多地展开叙述,仅引用一篇《俄罗斯年年进口并食用转基因产品,直接拿俄罗斯政府文件说话》,里面出示的都是俄罗斯政府的官方文件,而不是原文作者zhenyam铭悦引用的乱七八糟的自媒体。
如上,我们从这些公开的政府文件中可以看到:
俄罗斯政府绝对没有禁止过转基因食品的进口。而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官方的网站也否认了禁止进口和食用转基因食品的说法。
原文见国家杜马官方网站,声明俄罗斯已经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
俄罗斯严控转基因作物种植的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国内生物技术水平落后。直到1965年李森科下台前,俄罗斯(前苏联)在遗传学方面是停滞不前或落后于世界技术发展水平,心有余力不足。既然比不过人家,干脆不参加竞争。国际上学术界普遍认为,俄罗斯的生物技术比国际第一流水平落后60年,其中比中国落后50年。
但现在俄罗斯政府也在做积极地反思,于是制定过一项联邦计划,旨在到2020年创造10个基因编辑作物和动物的新品种,到2027年再创造20个品种。据《莫斯科报》的报道,俄罗斯政府批准一项耗资17亿美元(1110亿卢布)的计划,旨在未来十年内开发30个转基因的植物和动物品种,为转基因的商业化做好准备。《莫斯科报》对此做评价说,“过去的我们失去了太多,尽管技术储备薄弱,但科学家们雄心勃勃,希望通过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追赶,在未来全球科技农业市场上分一块蛋糕。”俄罗斯科学院(RAS)细胞和遗传学研究所西伯利亚分部主任阿列克谢·科切托夫(AlexeyKochetov)对该研究项目表示欢迎,指出俄罗斯的遗传学几十年来一直“长期资金不足”。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经费大幅下降,2017年,俄罗斯仅仅将国内生产总值的1。11%用于科研,这一比例只有中国的50%。其后果就是造成俄罗斯的生物技术落后于其他大国。而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一位负责人切克诺夫则说,转基因作物和动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安全性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严苛的检验。
原文还提了一些所谓“检测出转基因成分,所以被退货”。这些其实很好解释,这些所谓的退货事件,我们去检索当事方的官方文件,全部不是以“安全性”为理由,而是说“没有标注”。之所以会发生退货,其实本质上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的行为,是针对外国的单方面贸易保护政策,纯粹就是一种经济行为,与转基因本身没有任何关系。欧洲、俄罗斯这些地区的传统农产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惧怕国外农产品冲击本国市场。而巴西、印度、阿根廷、美国等大规模推广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国家,她们出口到全球的农产品中,据统计80%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所以要采取严控转基因的政策,企图把一部分外国农产品挡在国境以外。
原文:
殊不知所有出于商业化目的的农业基因工程与育种开发本质上都是反科学的,反人类反自然的,其不但违背了协同演化这个自然规律,同时也违背了生命伦理。毕竟物种各从其类,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是保障生物物种多样性并世代健康生存繁衍的自然法则!
点评:
看到上面这一段话,我丝毫不感到意外。以原文作者zhenyam铭悦对超自然信仰的极大热忱,能得出这样的一个逻辑混乱、基础常识都没有半点的观点,不过是必然的结果。
原文中,一口一个“协同演化”“生命伦理”“生殖隔离”“自然法则”,这些词汇使用的眼花缭乱,看起来概念“高大上”,普通读者出于对这些词汇的敬畏,误以为原文作者肯定是一个“懂自然法则的人”。但我之前说了,这篇文章“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谎言”,该作者不但不懂自然法则,也不懂最起码的生物学常识,甚至不懂最正常的逻辑分析。
读者们看了上面的原文,可能感觉有点不知所云,我就替原作者梳理一下他的思想脉络,看看他到底错在哪里。
首先,作者对“商业化”很是反感。但事实上,商业化的才是最保障安全的。商业化的本质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为了赚钱。既然为了正常的科学研究和商业化应用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科学家也好,商业机构也好,根本没有必要去故意搞什么“投毒”。冒着巨大的牢狱之灾的风险,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这些科学家或者企业,他们这样做能有什么利益呢?所以说,商业化才是最安全的。为了赚更多的钱,就得在安全品质上狠狠下功夫。
最近有一则热点新闻,说的是一位女士在车展上大闹,高呼某款汽车“刹车失灵”,结果引爆了舆论的轩然大波。不管这位女士对该款汽车的指责是否属实,被指责的车企必然会遭遇重大挫折。假设后续发现该款汽车确实存在质量问题,恐怕十年内都缓不过劲来。这个就是舆论界堪比核弹的巨大威力。企业为了预防可怕的舆论压力,就会千方百计对产品质量进行严防死守。像转基因这样在舆论界关切度如此惊人的话题,一旦相关企业的产品被证实有质量问题,即使是一丝一毫的瑕疵,也会立即被放大几百万倍。
何况,社会上还有一群职业打假人,为了获得丰厚的利益,他们会用一双双如狼似鹰一般布满血丝的大眼睛,死死地盯着。人家就等着你出现安全质量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发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