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孩子会改了姓氏,亲亲热热的叫另一个人父亲,全然不知道他身上流淌着全天下最尊贵的血液,本该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几个人之一。
这对任何一个男人来讲都是巨大的挑衅。
封岐不再犹豫,立刻吩咐徐公公:
“传旨,召礼部尚书吴礼桐进宫,朕有要事要与他相商。”
徐公公今日已经说的够多,闻言不再多问,立刻退出殿中去办。
礼部就在紫宸殿两道宫门开外,因此吴礼桐接到消息后半个时辰便赶到了紫宸殿,惴惴不安的想着陛下传召他究竟所为何事。
难不成是为了之前吩咐下来的封后大典?
登基之初就接到了封岐命他暗中筹备封后大典的消息,虽然不懂封后这种喜事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做,但由于封岐这段时间杀红了眼,吴礼桐根本不敢忤逆陛下的心思,这段时间都是躲着文家人走,生怕被人看出来异样。
或许是陛下要送文相公一个惊喜呢?
越想越觉得封岐是为了询问封后大典的筹备情况,吴礼桐信心满满的在心里打好了腹稿,刚准备汇报工作就听头上的顶头上司开口:
“朕欲南巡,率先告知爱卿,还请爱卿尽快筹备起来告知各方,朕七日后便出发。”
吴礼桐信心满满的表情裂开,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昨晚跟小妾胡闹晚了,今天昏了头。
不然他怎么会听到他们登基不过两个月的陛下,突然说什么要去南巡?
第47章
虽然吴礼桐极力劝阻,最后还是没能拦住封岐。
南巡消息传出后文武百官立刻应声而动,因为是新帝登基后第一次巡视民间,六部俱车马随行,只留下三省丞相监国维持国家运转。
当日下午,太后便带着文令姝亲至紫宸殿,直言让皇帝带着她们一道南巡。
封岐应的果断。
他本来就没打算把她俩留在京城。
前朝大体已经平稳,最值得忧心的就是仍然担任丞相一职的文征徽,但另外两位辅政重臣皆是心思清正之辈,有他们制衡文征徽翻不起浪。
但太后不一样。
太后当先帝宠妃的时候就不怎么聪明,如今又因为侄女的事情对他格外不满,把她放在眼皮子底下严加看管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的安抚文氏。
毕竟历代帝王巡游四海,身边所带的不是皇后便是宠妃。
为了引导他们往这个方向想,封岐特意嘱咐吴礼桐继续筹备封后大典,但不要像以前一样暗中进行,要在合适的时候不动声色的暴露给文征徽。
文征徽一贯傲气自负,向来不信旁人只信自己。
这种遮遮掩掩的计策,反而会让他多思多虑,然后对自己的推测深信不疑。
他要让文氏一族沉浸在自家将要出一个皇后的喜悦中。
若他这次能够顺利接回儿子,并找到文氏谋害梅妃的直接证据,文征徽的自负将会带着文氏一族一起步入黄泉,用血泪和梅妃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