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盛京因为新帝南巡一事举城沸腾之时,平江府中的许宅平静一如往昔。
春日已至,天气转暖,杨柳树上青芽露头,冬天的衣服穿着已经有点厚重了,许莺莺难得今日不必去应府上课,便想着给澄儿做一身薄一点的夹袄。
不远处的院子里,澄儿正在兴致勃勃的四处摘蒲公英玩,祝婆婆寸步不离的守在旁边,时不时掏出帕子给澄儿擦擦额间的汗。
许莺莺透过窗户望着外面的一老一少,秾丽更甚当年的芙蓉面上含笑,暖融融的仿佛春日和煦的日光,又柔和似泯江长流千年的清波水。
三年前的那些痛苦仿佛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随着时间尽数消逝在平江府的烟雨中。
桐心坐在许莺莺身边摘菜,心渐渐安定。
作为少数几个知道真相的人,桐心看过许莺莺初到平江府时的神思恍惚,也知道她夜夜梦魇的惊慌不安,孩子的降临让她们手忙脚乱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回忆起来亦觉得艰难。
这三年里,许莺莺对她愈好她愈内疚。
桐心时常生出告诉许莺莺真相的冲动,但她实在害怕,怕殿下倘若失败娘子会活在更大的痛苦中。
若是那样,还不如瞒着。
可殿下成功了。
以殿下对许莺莺的情谊,腾出手后必然是要来接人回京的,可那样许莺莺就会知道她骗了她三年,她是一个罪无可恕的帮凶。
她往后应当没办法再陪在他们身边了。
但是没关系,只要她的娘子和小主子余生平安就好。
“娘子要不少做点针线活吧,素日看书已经够晚,这样辛苦眼睛怎么受得了。”
桐心开口劝道。
许莺莺远远望着澄儿:“外面买的衣裳总归不如自己做的放心,我有数,你别担心。”
院子里所有蒲公英都被澄儿祸害完了,角落里只剩半截的都没放过,但难得疯玩一次的小孩儿尤不满足,扯着祝婆婆的衣袖求她带着去街上逛逛。
祝婆婆不知所措的回头看向许莺莺。
今日难得是个好天气,又不像前几日冷,澄儿前几日大字和功课写的都好。
看着澄儿可怜巴巴的小脸,许莺莺远远的朝祝婆婆点头。
得了许莺莺同意,祝婆婆面上褶子笑开,一把抱起澄儿:“好哥儿,那我们去外面玩一会儿。不过不能太久,你娘见不到你要担心的。”
澄儿素日最喜欢娘亲,闻言立刻一脸严肃的和祝婆婆拉钩保证。
祝婆婆早些年丈夫便去世,儿子孙子都在邻县做工,这些年一直在许宅做工,简直把澄儿当亲孙子待,由她带出门许莺莺自然没什么不放心。
目送二人出门,许莺莺放松着收回目光,继续和桐心闲话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