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张判官求见。”杜士仪昨天赶回来的时候,正好是张兴离去,李佺来圣严王昌龄联袂来见,过后他就一觉睡到天亮,竟还不知道张兴回来了。于是,他立刻打起精神吩咐请人进来。须臾,张兴就进了屋子来,一见他形色便笑道:“看来我回来得还真是时候,大帅的病显然是大有起色了。”“借你吉言。希望真的能赶紧好起来。”幕府众官之中,张兴跟随杜士仪时间最长,从河东代州、陇右鄯州一直到朔方灵州,出身寒门家无亲朋的他,知道一些旁人根本不知道的事情。所以,自己前往招抚塞外那些小部落期间,杜士仪称病不出数日,别人只道这位年轻的节度使是真的因病不能理事,只有他隐隐之中感觉到,此事似乎另有文章。然而,不该问的事情不多问,这点权衡之心他还是有的。于是,他在落座之后,只是象征性地探问了两句病情,随即便沉声说道:“我在三受降城以北,以朔方节度之名招抚,果然有众多小部族畏突厥牙帐争权,故而情愿内徙。这其中,多半是数百人的小部落,大约七八个,四五千人左右,素来游牧于黄河以北。我一一见了这些部族的首领酋长,应该没有滑胥之辈。自从当年王大帅平乱康待宾之乱,又伏杀降户于受降城之后,虽然大帅这几年重纳胡户于河曲,但终究比当年鼎盛之年差得远,这几千人户应该安置得下。”“河曲之大,这区区几千人当然没有问题,但最要紧的是一个抚字。当年被迁徙到河洛和江淮的昭武九姓胡人,已经基本上都迁回来了,幸好我调来了一个康庭兰,再佐以出仕朔方的米罗诗等人,这些胡户方才能够得保安稳,而接下来你招抚的这数千人,恐怕就要你亲自出马了。毕竟,他们最信任的人就是你,全始全终,这才不至于缭乱人心。让我想想,宥州和夏州之间的乌那水以西,那地方很合适!”“大帅若非如此说,我也想进言此处。”张兴面上露出了赞同的笑容,接下来又和杜士仪商议了一应细节。等说起牙帐生变的时候,他便若有所思地说,“据言此次因为回纥、葛逻禄、拔悉密三部朝觐陛下千秋节,突厥牙帐反而以此兴师问罪,招来大帅责问之事,突厥内部一时纷乱得很。尤其是右杀伊勒啜,更是因此质疑登利可汗妄自尊大。所以,大帅使者未归之事,恐怕与此有关。”千里迢迢从朔方到京畿跑了个来回,杜士仪如今不得不放下对那边的牵挂,专心致志地应对错综复杂的北方局势。他仔细沉吟了片刻,便开口问道:“奇骏,以你之见,如果突厥内乱,谁胜机更大?”“登利虽然妄自尊大,而且并不能完全慑服麾下人众,光是论兵力,并不及左右两杀,但是,只单对单,他还是有胜算的。”张兴说到这里,见杜士仪微微颔首,他知道杜士仪赞同自己的看法,便接下去说道,“最重要的是出其不意,在其中一人反应不及的情况下,他的胜算就更大了。如果这次突厥内乱能有一个阶段性结果的话,恐怕那位右杀伊勒啜凶多吉少。”“但他哪怕赢了这一次,却让自己成了众矢之的。”杜士仪只说了这么一句,但仿佛是一语成谶。就在五天后他终于“病愈”时,一直杳无音信的使者终于传回了代表平安的狼烟,尽管人还未回来,确切消息还不知道,但杜士仪病后游说北归登利可汗诱杀了右杀伊勒啜,而后自统其众!当前往突厥牙帐传首的朔方使者经由三受降城,而后回到灵州都督府的时候,上下文武大多觉得在意料之中。可也不免有人对登利可汗突然表现出来的智勇而惊叹。要知道,登利从来就不是什么英主,否则也不会在那等风雨飘摇之际即位,却还愚蠢地选择了和天可汗同样的名号。而登利成为可汗之后,所作所为也乏善可陈,即便曾经和右杀伊勒啜一起断送了前任左杀骨颉利,可那还真算不上什么英明之举,更何况背后也还有回纥等三部的推手。所以,伊勒啜怎么会中了圈套,登利又是如何自统伊勒啜旧部,这都成为了人们极其好奇的事。以至于仆固怀恩甚至还向杜士仪自告奋勇,请命出使突厥牙帐,以报上一次扣留使者之仇,顺便探听一下这里头的名堂,却碰了满头包。“你是军中大将,不是舌辩无双的谋士!有这功夫当什么使者,还不如回去好好统你的兵!你父亲对你期望很高,前前后后竟是在仆固部中挑选了两千兵马给你,你若是辜负了他,我也不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