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这都便宜他了,孟子教唆人对君不逊,岂可容忍?剩一半也行,就叫《孟子节文》。&rdo;
胡惟庸唯唯。
胡惟庸犯不上像迂腐的山东御史那样,用自己的性命去捍卫孟夫子。别看他从小是喝孔孟乳汁长大的文人,如果朱元璋执意要把这两位圣人全铲除,他也不会吭一声的。
还嫌不解气,朱元璋又说:&ldo;如果孟轲这老儿活到今天,朕非杀他头,剥他皮填上草示众不可。&rdo;
这更令胡惟庸瞠目结舌。
朱元璋说:&ldo;你听孟子说的是什么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还有君臣了吗?&rdo;
胡惟庸随声附和,说自己过去都白念一回《孟子》了,不走脑子,没往深里想,不知其害如此之深。
对他的表白,朱元璋并不全信,毕竟听起来不逆耳,不逆耳总是舒服的。
《朱元璋》第六十二章(1)
天从人意,带有罪己诏味道的石碑神秘地不翼而飞,与廖永忠的疯傻异曲同工。对小和尚的宽免是皇后促成的意外。
一孟子的话题未免过于沉重,胡惟庸及时地换了个轻松、快慰的话题,谈到了后宫选秀一事。他早有耳闻,没有出类拔萃的秀女脱颖而出。朱元璋言辞之中,大有怪罪司官办事不力的意思。
胡惟庸对朱元璋说:&ldo;我听内廷人说,这次选秀不甚中意。&rdo;
朱元璋说:&ldo;朕还没来得及一一过目。&rdo;
胡惟庸趁机奏报,有两个色艺双绝的人,他觉得应侍奉皇上。
&ldo;比达兰如何?&rdo;朱元璋问。
此时提起达兰,当然是一种暗示,表示朱元璋没忘记胡惟庸为献美所付出的辛劳和忠诚。
胡惟庸笑而不答。
&ldo;光笑是何意?&rdo;朱元璋有点心痒难耐,催问是哪两个。
胡惟庸道:&ldo;一个叫楚方玉,萍踪不定。&rdo;
&ldo;楚方玉?&rdo;朱元璋早听说过,这不是与苏坦妹并称楚苏的才女吗?朱元璋还读过她的诗呢。
胡惟庸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态。过去战乱,天地阻隔,现在天下一统,想找个人,应当不难,不过总是费时日,他已在着手访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