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可取。”显庆至调露年间,唐高宗李治先后诏令五品以上官员及诸州牧守荐举武勇之才。长安二年,武则天又下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令兵部主持,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 武则天虽然设立了武举,但是考试却有一定的局限性,考生必须为六品以下文武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勋官子弟,年满十八岁并且已经交纳十三年“品子课钱”者,凡触犯令者、工商之子、州县衙门小吏等人,皆不得参加考试。 唐代武举偏重于技勇,武举及第以后,即会得到兵部“告身”,取得做官的资格,它的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备,后来忽废忽停,直到五代,都处于停废阶段。而从刘娥和赵祯开始,又恢复了武举,并且把武举正式纳入了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武举制度至此已经...
问山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