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4年,军臣单于派使者到长安求见汉武帝,要求和亲。
和不和亲,让汉武帝头痛了好几天,匈奴使者等得都有些不耐烦了。汉武帝决定召集群臣廷议此事。未央宫中,群臣面红耳赤,为各自的见解竭力辩护。汉武帝听了半天,这才分辨出大臣们分为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主战的以大行王恢为代表,主和的是御史大夫韩安国领队。
汉武帝让朝臣们静下来,他让大行王恢和御史大夫韩安国就各自的主张谈一谈自己的理由。
大行王恢抢先发言,他说:&ldo;臣以为,汉同匈奴和亲,一般看来,保持友好的时间不过几年,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所以臣以为不如不允许和亲,而且最好是能够派兵以武力反击匈奴。&rdo;
韩安国打断了王恢的话,他反驳说:&ldo;在千里沙漠中作战,是匈奴人的拿手好戏,对汉军来说,却不容易取得胜利。现在匈奴的统治者依恃他们骑兵的威力,怀着不易满足的贪婪心理,四处侵掠。他们的骑兵移动集结速度迅速,不是能用武力轻易解决的。如果派大军反击,必须先驰驱数千里的路程,就是不打仗,人马也会很疲惫。匈奴人估计他们能打赢的话,就会调动全部的力量来攻击我们疲惫不堪的远征军。如果他们估计难以取胜,就会逃得无影无踪,大军也是往返徒劳。所以依臣之见,还是同匈奴和亲为上策,免得大军远征无功,劳民伤财。&rdo;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年轻时研读过韩非的《杂说》,学以致用,很有心得。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作为梁国的将军,协助梁王刘武抵抗住了叛军的猖狂进攻。这以后,他又做过梁国的使者和内使,是梁国实际上的治理者。梁王刘武争储不成,暗杀表盎等十多位大臣,多亏韩安国给他出了主意杀掉两个手下主谋,这才保住了梁王刘武的性命。韩安国以使者的身份,往返于长安和梁国之间,使得两者之间的裂缝逐渐弥合。
心腹大患与和战之争(2)
汉武帝即位后,田蚡得宠,韩安国就用五百金贿赂田蚡。田蚡请求他姐姐王太后帮忙。王太后就向汉武帝推荐韩安国。汉武帝也是久闻韩安国贤能,马上召用为北地都尉,后来又升迁为大司农。他还和大行王恢一起率兵南下,解决闽越和东越之间的战争,还没到越地,东越王骆余善被杀,东越请降,汉朝罢兵。就在这一年,韩安国被汉武帝提升为御史大夫。
韩安国做过北地的都尉,调查了匈奴的情况,对边防战争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出征闽越任将军期间,又积累了不少战争经验,而且韩安国久负贤能之名,说出话来具有很大的分量,因此韩安国的意见得到了朝中许多大臣的赞同。
汉武帝是有心反击匈奴的,但他心里也没有把握,只好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与匈奴和亲,把一个民间的女子装扮成公主,嫁给匈奴单于,让两国继续进行贸易,互通有无。
第一次和战辩论以主和派的胜利而告终,但同时,主战派也开始在政坛上崭露头角,对于传统和亲政策也是一个动摇。
转眼又过了一年,即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有人来给朝中的主战派代表王恢献上一计。王恢听完那人的叙说,高兴得直拍大腿。他马上就向汉武帝作了汇报。汉武帝一听说此计,心里很是满意。汉武帝又把群臣召到宫中,进行和亲政策和反击问题的第二次辩论。
汉武帝知道朝内主和派居多,为了鼓励主战派的大臣,汉武帝一开始就给这个会议定下了反击的调子。他首先发言说:&ldo;朕同匈奴单于和亲,嫁给他公主不算,还赠送给他大量的钱币、丝帛、锦绣,可是,单于更加地傲慢无礼,对汉朝侵略不已,使得北部边郡多年来一直受到骚扰。朕非常怜悯北方边郡的老百姓,现在朕打算出兵反击,大家觉得怎么样?&rdo;
大行王恢一听汉武帝话中有话,心中陡增一股勇气,他又率先出列回答说:&ldo;陛下虽然没有指名让臣说话,但臣却很想再谈谈自己的想法。&rdo;汉武帝对他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恢见得到汉武帝的同意,马上把准备好几天的想法说了出来:&ldo;臣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战国时代的代国在没有被分割之前,东北有强大的东胡族虎视眈眈,西南面有中原国家的攻击,处在前后夹击中的小国代国,能够养老抚幼,及时耕种不误农时,而且百姓勤劳,仓库充实,使得外敌不敢轻易侵犯。现在以陛下的神威,四海统一,天下归心,国力与代国不可同日而语。陛下又遣子弟率兵防守边城和要塞,粮食运输的车队不绝于道,防御的能力也不是代国所能比拟的,但匈奴的侵略却是无休无止。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就在于汉朝不为匈奴所害怕的缘故。所以,臣以为反击匈奴,给它一个沉痛的教训为好。&rdo;
汉武帝听得特别入耳,不想主和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御史大夫韩安国又跳出来坚决反对。
韩安国对汉武帝说:&ldo;大行王恢讲的话不对。臣听说高皇帝在平城白登山被围的那个时候,匈奴在好几处把马鞍子堆得和城垛一样高,高皇帝七天都没饭吃。高皇帝解围回京之后,都没有愤怒的心情。这是因为圣人以整个天下衡量事情,而不是因为个人的愤怒而伤害天下的百姓。就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所以高皇帝派使臣刘敬,花黄金百斤,同匈奴结成和亲,到现在已有五代人受益,这是不可辩驳的事情。孝文帝曾经也调动天下的精兵,聚集在广武常溪(今山西雁门境内)的山谷里,想一举歼灭入侵的匈奴,结果重兵北调,内部空虚,出现了济北王刘兴居发兵袭击荥阳,企图夺取中原政权的事情。孝文皇帝只得匆忙收兵,结果是无功而返。孝文皇帝觉悟到对外用兵不能持久的道理,所以又同匈奴结成和亲。两位圣上的事还足以效法。所以臣以为还是不要反击为好。&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