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华也道:「十六卫能跟羽林军打起来,说明外面的情况已经超出我们预料,他们说你裹挟禁军造反,现在没有圣人为你辩白,你出去,就是众矢之的」
高力士也是点了点头:
「眼下这种局面,圣旨都不一定管用了,只有尽快控制长安,方为上策。」
说罢,高力士朝着窗外喊了一句,不一会陈宾过来了,只听高力士吩咐道:
「召左卫护驾,若有多馀人手,控制诸王,一旦拿到太子,立即带来。」
李瑁心安了,好了,眼前这三个人算是铁了心要支持他了,只要能熬到长安,便问题不大了。
吴怀实其实并没有走远,他是护送,又不是传信的驿卒,不可能玩命赶路。
该进驿站歇脚,该给马儿喂草料就喂草料,吃喝拉撒,都不能耽搁。
当他收到圣人召回他的旨意之后,心知事态万分紧急,都来不及跟安禄山打招呼,便带队原地折返,拼尽全力的往骊山赶。
安禄山心思通透,猜到必然是长安发生大事,他连官道都不敢走了,在吴怀实弃他而去的那一刻,赶忙抄小路带人连夜往河北跑。
为了减轻负重,该丢弃的军械铠甲,全都丢了,吴怀实不在乎这玩意,只要他人到了,比千军万马都管用。
辟仗使,专为圣人开道,动他就等于谋逆。
一场大混战,不是那麽快就可以结束的,人多的地方本来就最难控制,尤其还是大乱斗的场面。
围绕灞桥附近的这场混战,从白天持续到夜晚,再从夜晚持续到白天,时间久了,反而没有原先那麽混乱了。
因为大家都是稀里糊涂,不知道在为何而战,所以都在约束属下,互相传信试探。
王难得并没有顺利冲杀进来,毕竟龙武军早有戒备,虽然他们是废物,但架不住废物们的装备好,尤其是源源不断的羽林军支援过来。
于是他只能带着李亨的残军后撤,正在被严武衔尾追杀。
皇甫本来是可以杀进来的,他魔下的兵战斗力最强,但是腹背受敌,被盖明书以及韦寡悔带来的左卫军队,加上孙老奴的羽林军给断了后路。
前方受阻,后路断绝,皇甫无力回天,引颈自戮,张介然被俘,陇右军全军覆没。
当然了,堵在前面硬抗皇甫的章令信也挂了,龙武军死伤惨重,若非盖明书及时赶到,他们会被皇甫彻底击垮。
盖明书一直在盯着皇甫,他别的不管,就盯着皇甫,所以才有此番建功。
左骁卫与左武卫的两位扛把子,也终于在几番试探之后,见面了。
左骁卫大将军戴国公李道邃叹息道:
「我问过别人了,他们也是得了太子教令,羽林军已经派人过来传话,太子谋逆,圣人下旨诛杀太子,咱们这次被人给利用了,打成这个样子,真不知如何面对圣人。」
康植也是捂脸长叹道:
「打起来就收不住了,你我虽然已经后撤,退出战场,但是前面那些人还在打,这种时候,不是羽林军几句话就能控制局面的,赤水军也来了,你说太子造反,人家还觉得是隋王造反,说不清楚的。」
就属他们俩的军队在最外围,因为他们是来拦截盖庭伦的赤水军的,但是没拦住,反倒撞上了被盖庭伦冲击过的羽林军,羽林军二话不说就跟他们打起来了,说他们是造反。
那种时候,李道邃和康植只能硬着头皮反过来说是羽林军造反,否则他们的部下很可能掉过头来对付他们。
千什麽事情,都要有个正当的藉口,这就是为什麽古代打仗总是讲究个出师有名。
其它卫府的情况基本跟他们差不多,都是误会加上误会,就打的收不住了。
所以当下的混战,说什麽的都有,各种谣言满天飞,让人难以分辨。
那麽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抽身出来,静观局势,他们俩能抽出来,不代表别人也能抽出来。
右卫大将军李希言,铁了心认为盖嘉运造反,所以逮看盖擎的左领军卫不放,两边那叫一个死磕,打的是最凶的,到现在还在打。
也就是这个时候,一名斥候飞快爬上山头,喘着粗气奏报导:
「赤水主力已至,西北十五里,一个时辰就能过来,漫山遍野全是人,大军已经展开了。」
李道邃和康植对视一眼,彻底懵逼了。
怎麽来的这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