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御膳房设官员、厨役三百七十人,御茶房和清茶房有一百二十多人。皇帝进膳有膳单,由内务府大臣划定,月成一册。每日用膳前,膳单要明确指出某菜为某厨师烹制,以备存档。内务府大臣还负责御膳承做时的严格要求,每品菜点的配料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许任意增减更换;膳食主次有别。
虽然宫廷有最好的原材料和厨艺最精湛的厨师为皇帝备膳,但是每位皇帝对饮食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康熙帝生活在盛世的巅峰,他躬行节俭,对饮食生活严戒奢华,并要求皇室眷属、子弟及大臣们注意俭约。他说,食品无论精粗,应因人而异,据每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食品,不可贪食其味美而所好食品。康熙皇帝一日两膳,每膳仅一味,不食兼味,多余部分,全部用来赏赐后妃和随行食用。两膳之后,&ldo;夜不可饭食,遇晚则寝&rdo;。所食食品,也选择&ldo;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体有益&rdo;。&ldo;诸样可食果品,于正当成熟时食之,气味甘美,亦且宜人&rdo;。对于鲜果及蔬菜等类,&ldo;朕只略尝而已,未尝食一次也。必待成熟之时始食之,此亦养身之要也。&rdo;即使在外巡幸,遇到当地官民供献吃食(地方特产,指酒、肉等),康熙帝下令,仅取微少的一点点‐‐&ldo;令取米一撮,果一枚&rdo;。因康熙提倡节俭,当时宫中每年生活消费仅为明代的八分之一,&ldo;明光禄寺每年送内用钱粮二十四万余两,今每年只用三万余两。&rdo;
乾隆帝的饮食生活讲究养生之道,一年四季早膳前都要先吃一碗冰糖炖燕窝。在早晚两正膳中,也常有燕窝菜,即燕窝红白鸭子、燕窝炒鸡丝、燕窝拌白菜、燕窝白菜滑溜鸡鸭、燕窝清蒸肥鸭。乾隆帝饮宴菜肴中以鸡、鸭、鱼、猪、羊、鹿、鹅等为主。乾隆皇帝喜食肉类食品,那必须是经过精选细烹后食用。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巡盛京,一行人马刚到山海关,盛京将军弘晌为讨皇帝喜欢,特进刚刚获到的鲜鹿给皇帝。弘历深知食鹿肉滋补身体,但仍十分谨慎。弘历问道:&ldo;今日进的鹿肥瘦?&rdo;厨役回答道:&ldo;瘦。&rdo;随后弘历下旨:&ldo;晚膳叫双林(厨役名)做塌思哈密鹿肉。其余伺候赏用。&rdo;可见对饮食的讲究已达到了科学的膳食结构。
乾隆年间,清宫饮食十分丰富,但他食杂粮、蔬菜的习惯不改。每年春季榆树发芽的时候,清宫要食榆钱饽饽、榆钱糕、榆钱饼。乾隆不仅自己吃,还将此供奉神祖,&ldo;宫内、圆明园等处佛堂供榆钱饽饽、榆钱糕&rdo;。宫内御膳房做的榆钱饽饽分送后妃、皇子们,还赏给王公大臣们品尝。初夏食碾转儿(嫩麦制作),端阳节食粽子,重阳节食花糕。迎季节食蔬菜更是弘历的嗜好,黄瓜蘸面酱、炒鲜豌豆、蒜茄子、摊瓠榻、春不老、芥菜缨、酸黄瓜、酸韭菜、秕子米饭、粘馓团子……本来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民间粗食,却为&ldo;九五之尊&rdo;的皇帝喜食,体现了乾隆帝的饮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的合理膳食。随季节变化调整饮食、调换菜肴,是乾隆饮食的特点:冬末春初,早晚两膳的菜肴中设两个火锅。农历四月初,撤去火锅换凉菜,六、七、八三个月早晚两膳增加糖拌藕、江米藕。冬季三个月食鹿肉、羊肉,夏季三伏食糊米粥、绿豆粥。全年饮食有规律,不食过冷过热物,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食暴饮,对弘历健康长寿是有着奇妙的作用的。
道光在位期间,正是清王朝走下坡路的时期。吏治败坏、军备废弛,鸦片大量输入,造成大量白银外流,严重地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力量。尽管清皇室成员的衣食穿戴都有定制,但清宫内财政支绌,道光帝不得不节衣缩食地维持皇室的日常生活。对于穿的,他要求太监穿布衣、布裤、布鞋,也经常亲自到放置衣服的老库查点后妃的衣服账,而他自己却很少添置服饰。在吃的方面,他的饮食生活在清朝诸帝中是最简朴的。夏天,清宫帝后每日都要吃西瓜解暑热,道光帝觉得吃西瓜浪费,在最热的三伏天明令太监:&ldo;明日取消西瓜,只供水。&rdo;一日,道光帝想吃&ldo;面片儿汤&rdo;,令御膳房给他做一碗。大半天过去了,面片儿汤没有送来。在道光皇帝的追问下,负责此事的人来说,需要数千两银。于是他对来人说&ldo;前门外一饭馆至此(面片儿汤)最佳,一碗值四十文钱,可令内监往购之。&rdo;内监复奏:&ldo;饭馆已关闭多年矣。&rdo;道光帝道:&ldo;朕不能以口腹之故,枉费一钱!&rdo;道光帝一年四季的饮食都是以&ldo;五品&rdo;为限,即每日早晚两膳菜肴、饽饽各五品。其中,炒鸡蛋是每日必备的菜肴。即使是岁暮的除夕和元旦的膳食,道光帝仍尊守&ldo;节俭&rdo;二字。道光七年的除夕(1828年12月30日)早膳是:&ldo;鸭子白菜锅子一品,海参溜脊髓一品,溜野鸡丸子一品,小炒肉一品,羊肉炖菠菜一品&rdo;。第二天,即道光八年的正月初一,早膳是&ldo;浇汤煮饽饽一品,羊肉丝酸菜锅子一品,溜鸭腰一品,鸭丁炒豆腐一品,鸡蛋炒肉一品。&rdo;但是,在道光帝的膳单中也有过丰盛的膳单,那是道光帝赏赐出嫁的女儿、女婿的饭菜和节日家庭筵宴。
清宫习俗,公主出嫁、皇子成婚,清帝都要赏赐整桌的饭菜。道光二十五年(1836)五月初八日,道光的女儿出嫁。御膳房据单奏折&ldo;赏过公主、额驸(公主的丈夫)饭菜两桌&rdo;,每桌大碗菜两品:&ldo;燕窝福在眼前金银鸭子、万年青蜜制奶猪。中碗四品:燕窝如意肥鸡、双喜字鸭羹、肥鸭瓤长生果、芙蓉鸡。怀碗菜四品:燕窝鸭条、鸡皮溜海参、鹿筋火腿、鲜虾丸子。碟菜四品:海参拌燕丝、碎溜小鸡、炒面鱼、云扁豆炒肉。片盘两品:挂炉鸭子、挂炉猪。饽饽四品:喜字黑糖油糕,喜字白糖油糕、喜字猪油馅馒首、喜字澄沙馅馒首。&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