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得好,发行的拷贝量也就越多,挣得钱也就多。
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没有那么美好。
因为只有35mm规格的规格才被计算在内,而占大多数的16mm与8mm的拷贝,却不被算在内。
因为这两种,主要是面对农村那些放映队,要求免费。
这个,也不能说他没有道理。
农村人民当然也享有看电影娱乐的权力,但无疑对电影厂而言就太吃亏了。
就算拍摄制作的票房过亿,但落到自己手中,却往往只有可怜巴巴的几百万。
抛除成本,可能就只有二三百万。
而如果是按后世的分账制度,几千万总是有的。
现在,他们听说谢端阳只是拍了部票房一千五百万的电影,就能进账数百万。
可能比自己上亿票房的电影还要挣得多。
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正如之前提过的,魔都电影厂出品的《喜盈门》、《庐山恋》、《天云山传奇》、《405谋杀案》,四部电影统统票房过亿。
如果分配制度合理的话,到手怕不是能拿到上亿元。
整个电影厂老小,十几年吃喝不愁,什么住房、养老、医疗,都能解决。
但是现在,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而要知道,魔都电影厂在内地那些电影厂中已经算是过得不错的。
比他们更惨的,还大有人在。
不过如此一来,在座几人对谢端阳实力倒是有了个直观的认识。
别看年轻,但是财力确实雄厚。
但谢端阳犹自觉得不足,看他们逐渐适应,又自补充上一记。
“我们乾坤传媒,经营的范围,可不仅仅只是电影的拍摄制作。
杂志、漫画、卡拉OK、音像店等,均有涉猎,与东方日报这些行业龙头,也有着深入合作……”
说着,谢端阳将自己名下的那些产业大致介绍了下。
这回,里面的许多东西,就连张掣都不知道了。
听到他在铜锣湾罗素街有家价值上千万的铺面,在北角还有整整一层的写字楼。
他也忍不住羡慕嫉妒恨起来。
想他老人家辛辛苦苦拍了一辈子电影,攒下来的身家却还比不上个年轻后生,实在让人心理上不好受啊。
因为这,张掣一时间脑子也有些乱。
没有意识到,单凭部分账还不知有未转过来的《金瓶梅之官人我要》,以及一部《寻秦记》的稿酬。
根本不可能攒下如此的身家。
而既然他没问,谢端阳也没必要向其解释。
就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是商业奇才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己家产的大半,其实主要还是来自那次六合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