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她身怀六甲陪着他出使东桓,因为胎儿不稳,没办法,只能在东桓耽误了一点时间。
而这一耽误,就耽误了三个月这么长。
她原本就对语言十分有天赋,去东桓之前,也做足了功课,在东桓三个月,更是跟东桓百姓打成了一片。
她跟寿王说的三个月生活经验,其实来自前世。
至于她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个原因,在十日之后就得到了回报。
《农政全书》精选译成之后,受到了寿王的赞赏,让她这几日保重身体,因为很快就有一件大事要发生。
十日后,东桓使者团来到了帝京,需要找人作陪。
因为寿王学过东桓语,很自然就被皇上点名作陪。
作为精通东桓语的北宫馥,自然也就被寿王点名应邀作陪。
这就是北宫馥的目的了,有了前世的记忆,她当然很清楚今年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忽然要感谢前世的遭遇了,让我很准确地知道,今年会发生什么事。”北宫馥看着从兵营偷偷溜出来的月恨水,很是开心的模样。
“经过这一次事件,寿王会得到皇上的看重,你同时肯定会得到寿王的看重。”月恨水点点头。
“我就是这么想的,前些日子,寿王已经问我愿不愿意进寿王府当他的幕僚了。”
“你同意了?”
“当然没有。”北宫馥笑道,“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受到珍惜了,所以这次先吊着他,不要让得逞,等我在东桓使者面前建立点功劳,再让他给我开个好条件出来。”
“有道理。”师父在禁卫军中怎么样了?”
“上次营中比武,我拿了第一,是卓志盛亲自来观看的,我想他不日应该会擢升我。”
北宫馥笑起来:“看来师父也是一切顺利。”
“但愿我们一直都顺利下去。”
师父二人分开之后,北宫馥很快得到跟东桓使者相见的机会,她很清楚东桓使者的性格作风,自然哄得他十分高兴。
寿王见她应付自如,就好像非常了解东桓使者一样,甚至都怀疑他们早就认识。
不过他的想法立刻得到了东桓使者的否定,这让他对北宫馥更加是刮目相看。
等东桓使者离开的时候,他又送上国书,邀请大润再派使者出使东桓,文帝非常愉快就答应了。
关于派谁去东桓,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其实最好的人选,自然是寿王殿下和最近忽然冒出来的这个翰林院的王飞腾。
看上去,那个王飞腾似乎比寿王殿下更熟识东桓文。
但另外一个合适的人选,应该是最近已经治好腿伤的端王景安皓。
景安皓也会东桓文,但是很显然,是没有寿王跟王飞腾精通,不过他更了解东桓的风俗风情,这次作为副陪,也是深得东桓使者欢心。
东桓和大润不管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有很亲密的联系,也正是因为两国的友好相交,也让其他国家不敢对大润和东桓有越礼之举。
这两个大国的结盟,对其他小国也有一种威慑的作用。
所以历代大润皇帝都很看重两国的盟约,文帝自然不例外。
“王大人,你觉得父皇这次会派谁去呢?”寿王府内,寿王正请北宫馥品茗。
因为这个俊朗的年轻人竟然拒绝当他的幕僚,他对他反而兴趣更浓了。
这一次,他还想再看看她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
“以目前的形势看,寿王应该是当仁不让的人选。”北宫馥轻笑,眼前的茶水纹丝未动。
“何以见得?”
“一开始,皇上就打算将接待东桓使者这样的大任交到寿王殿下手上,不是吗?”
寿王愣了一下:“这话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