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芬骑着三轮车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八达岭,别说,洋人是真的多。
杨玉芬没急着把东西摆出来,而是带着两个孩子好好的逛了一圈,发现这些洋人真的舍得掏钱。
同样的东西,在百货大楼里一个价,到了这里涨了一倍居然还有人买。
杨玉芬的心也逐渐稳定了下来,发现这一片还是有人管理的,治安相对也算不错。
杨玉芬老老实实的给了管理费,挑了个离管理处最近的位置。
将行李箱打开,然后把东西整理了一下,就给孩子先冲口粮。
把孩子一个个收拾好了,拿着拨浪鼓一下一下的摇晃着,两个孩子躺在竹床上,用手轻轻推,就像摇椅一样晃动了起来。
小孩子发出的笑声搭着拨浪鼓的咚咚声,很快就吸引了人的注意。
一个翻译正带着一群洋人队伍在给他们介绍八达岭的历史,见大部分人的目光没有在自己身上,而是去看向了摆卖竹制品的小摊的时候,翻译灵机一动。
“这位大娘摆卖的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工艺竹制品,这是十二生肖……”
翻译员热情洋溢的介绍很快让众人对这些竹制品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大娘,你这东西怎么卖?”
翻译员低声的询问。
“小姑娘,你帮我拉生意,大娘懂,这些是两元一个的,这些是一元一个的,这些便宜点,是搭头,整套买还能便宜一些。”
果然是自己人不骗自己人。
翻译员朝杨玉芬比了个大拇指,微微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这位大娘是一位工艺大师,若不是家里出了问题,也不会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卖,这一套十二生肖,单个只要两刀,全套拿下,赠一个笔筒,笔筒上是我们的四君子,著名诗人的诗句……”
翻译员一套高大上的话语给杨玉芬的竹制品价值再次拔高了一个高度。
杨玉芬看到那花花绿绿的钱的时候,除了数字,其他的她认不出来,不过看到一旁管理员羡慕的目光,杨玉芬知道这钱是好东西。
“大妈,您别急着走,一个小时后我来找您。”
翻译员哄着一众洋人买下了差不多大半的东西,又带着人走了。
杨玉芬在人走了之后又遇上了来看东西的人,一看就是自己人的,杨玉芬就说一元,洋人,学着之前翻译员说的,拿着一个喊文刀了,土刀了。
就这样,杨玉芬又卖出了好几样东西。
“大妹子,你是这个!”
管理处的大爷朝杨玉芬比了个大拇指。
杨玉芬疑惑,管理处大爷就继续开口了。
“就是该好好宰他们这些洋鬼子,大妹子学得还挺快,他们这一美元等于咱们这里1。5到2元的。”
杨玉芬闻言,可算是清楚为什么了。
“刚才那小姑娘看着可厉害了,老大哥可认识?”
杨玉芬开口打探。
“认得,那是小范,高材生,英语专业的,会三门外语,俄法英,每次招待这些洋鬼子的时候,小范都专门把人带到这边来,这里的人几乎都认得小范。”
“那小姑娘是真厉害!”
说一个小时,范娟真的就一个小时就来了。
“来来来,喝水,嘴皮子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