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财政困难,老百姓勉强糊口,任何能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工农业建设的方案,我觉得都可以大胆地试一试。”
“事急马行田,呵呵呵,好一个事急马行田。”
马万里弹了弹手里的烟灰,没听过这句南方成语,但是并不妨碍他读懂其中的意思。
打破常规,跳马走田嘛。
对此,马万里是认可的。
拥有着数万农业人口的县大院,手里能动用的资金仅有四十万。
货比货的扔,人比人的死。
一旦有了对比,许多事也会在潜移默化间发生变化。
全县的财政资金,或许才抵得上一名鬼子企业中层,一年的年薪。
伤害性实在是太大。
如果一双一次性筷子能够卖到两毛钱,成本只需要几分钱。
一百万双筷子获得利润起码十几万。
刨除上级拿走的相应利润,县里留下几万。
根据李文斌在会议上的汇报。
小日子每月消耗的一次性筷子数量,最少也有一两千万双。
面对着庞大的利润,适当地冒一些险也是很有必要的。
马万里掐灭香烟,用认可的语气道:“老李,你和陆远放手去干,县里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这段时间我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将林老先生请来。”
“主任,这也是我想说的另外一件事情。”
李文斌兴奋地说道:“如果能够说服上面领导,再次将林耀祖老先生请到当地,咱们几个坐下来好好地唠一唠,很多事情一定会进展得更快。”
“如果上面的胆子能够和咱们一样大,林老先生承诺免费送给咱们的一次性筷子设备,立刻就会有眉目,那个时候,我们又能省下一大笔钱。”
“既要开源,更要节流,一分一毫都来之不易呀。”
马万里唏嘘道。
之所以提出将林耀祖请来当地,核心目的也是钱。
天下从来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
前途是光明的,但想要到达光明的彼岸,不可避免地要和许多的问题打交道。
若是林耀祖愿意履行了他的承诺,向县里捐赠一批可以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设备。
投入筷子厂的资金,差不多能被压缩到十万以内。
这样一来,即便筷子厂项目真出现问题,各部门负责人也不会受到过大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