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每个人都要用到的东西,也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商品。
想要大量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必然要依托机器。
胡学文刚才说小日子拥有着成熟的自动化生产技术。
这一点是事实,不容任何人反驳。
“小日子生产的一次性筷子,采取的是全自动生产方式,咱们这方面比不过人家,人家用全自动,我们可以用半自动。”
“一半机械,一半人工。”
陆远淡笑道:“这就叫你有你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
“……”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胡学文一脸懵逼,这样也行?
提及小日子的自动化技术,目的是让众人心生退意。
没想到。
陆远竟然提出了半自动生产计划。
“马主任,各位领导,我在请问大家一句,制作一次性的筷子工人需要掌握高端的技术吗?”
“当然不用了。”
一名与会干部马上接话,感觉陆远说一点毛病都没有。
其他商品需要大量的成熟技术工人。
关键是筷子这玩意就是两根棍。
要尼玛的复杂技术啊……
最多的是切割,抛光,打磨。
普通老百姓学个十天半月,基本就能上手了。
感觉到风向开始转变。
陆远不动声色地给众人灌输低附加值产业概念。
县里的短板在于农业人口多,技术人员少,缺乏资金,设备,相关的生产经验。
筷子厂恰恰可以避开这些短板。
资金投入少,技术占比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并且这些劳动力不需要太多的文化。
主要从事繁重而又简单的体力劳动。
这些不但能够大量节约成本。
劳动力多更是县里的主要优势。
马万里眼前一亮,连忙点上了一根香烟。
胡学文偷瞧马万里的模样,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