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郑氏女,为贤妃。
还有北境第一外戚世家崔氏,得了德妃的封号。
后宫大致封赏完毕,接着就是齐王一系的功臣们。
“……还有楼家那小子,从楼谨手里骗了楼家军出来,一路奔袭,已经抵达了边城。”
“阿睿说过,这小家伙志向大着呢,又是从小习武,虽然是第一次出征,定能有所表现。”
提到楼彧,圣人十分欢喜。
虽然即便没有楼彧骗走楼家军,圣人也不惧怕玄武门的驻军。
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十二卫大将军,大虞朝的战神上将,他所能调用的兵马,绝对超乎上皇的想象。
楼彧的行动,顶多算是意外之喜。
有,最好;
没有,亦不影响大局。
楼彧似乎也明白这些,骗走楼家军后,并没有参与行动,而是转身扑向了突厥。
圣人在玄武门搞事情,京城定然不够稳固,本就对大虞虎视眈眈的突厥,定会趁机进犯。
楼彧带兵出击,痛击突厥,定能立下战功。
这,可比跟在圣人身后打酱油,更能建立功勋。
面对“从龙”的诱惑,楼彧却能冷静的进行取舍,足见其聪明、果决。
圣人就喜欢这样的少年郎。
有谋略,懂取舍,关键年纪小哇,妥妥的可造之材。
小家伙还是阿睿一手调教出来的,将来定能成为儿子的得力干将。
杨睿这个嫡长子,之于圣人,不只是儿子,还是得力的下属,认定的继承人。
是他与阿姊的长子,承载了他们夫妻的所有希望与抱负。
将来,也只能是他来继承这一切!
所以,圣人登基后的前三道圣旨里,就有册封杨睿为太子的诏书。
又所以,圣人与李皇后一样,都是真心期盼杨睿能够成为他们事业的继任者!
儿子的心腹,圣人自是要高看一眼。
“郎君,不急。”
李皇后对杨睿,只会更看重。
杨睿一手养大的嫡系,李皇后更加爱护。
她笑着说道:“且看他此次的表现吧。若是赢了,自是少不了封赏。可若是输了,郎君,他还小呢,十四岁的少年,本就该多历练!”
李皇后这是把“丑话”说到了前头,提前帮楼彧做铺垫。
赢了最好,输了也别责罚。
他,还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