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你们这种车叫啥?”
那位明显是突厥人的老木匠,显然是知道这位模样英俊潇洒的中年人,是他们秀子的重要客人。
所以,他显得很是客气拘谨。
“贵人请知,这叫勒勒车!”
“勒勒车!这就叫勒勒车?”
刘文静看着这样长相怪异的大车,开始仔细观察。
刘文静没见过勒勒车,但也是知道勒勒车的,因为这家伙不仅熟读史册,而且也为突厥之行做了许多功课。
《汉书·扬雄传》中的《长杨赋》,就记载有“碎轒輼,破穹庐”的语句。
轒輼,就是早期的攻城车,也是勒勒车的前身。
秦汉时期,在华夏漠北高原上,生活着一支庞大的游牧民族——丁零部族。
史料中,这个民族又记作丁灵、丁令。
而实际上,正确的读音应该是颠连、狄历、敕勒、铁勒。
汉代的丁零族人,主要驻牧在贝海尔湖以南广阔的草原之上。
随着与南方农耕王朝的往来加剧,丁零人开始逐渐南下。
在魏晋时期,有部分丁零人已经散居于阴山南北,日渐强盛。
由于丁零人善于制作和普遍使用特有的高轮大车,故中原汉人又称丁零人为“高车”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甚至于,曹魏王沈在他的《魏书》中,有专门的《高车传》对其专题讲述。
到南北朝时,鲜卑、柔然、铁勒(敕勒)等族,造勒勒大车的技术已经相当高超和纯熟。
“可别小看这大轮车嘞!”
“池水多的地方,草木旺的地方,下雪厚的地方,嗨,走起来像在平地上嘞……”
中年突厥人,看这个汉地贵人对自己身边的大车很感兴趣,于是开始炫耀般地介绍起来。
“是也!魏文成帝之时,言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哉。大会走马杀牲者,游绕歌声忻忻,其俗称前世以来无盛于世也……”
刘文静点点头,随嘴说出一溜话语。
不想他这段文句,直把那突厥人说得一愣一愣的。
这汉族贵人,说的话,自己咋就一点儿也听不懂嘞?
于是,他只有羞愧地讪讪一笑,忙又低头忙着修起面前那支巨大的车轮。
其实,刘文静还知道,这种勒勒车绝不是一个车那么简单。
它,还是突厥人的战车,在南北攻防战争中发挥着巨大的效力。
平时,勒勒车主要用于拉水、拉牛粪、倒场、迁居、婚丧嫁娶、赶天神大会……
战时,勒勒车还会用来运送武器、辎重,以及装载抢来的人口、金银、布匹、铁器等贵重财物。
漠北的老百姓,谁都离不开它!
“草原之舟!”
“他娘的杨子灿,还真会起名字!”
“这是把万里大漠草原,都当成东面的汪洋大海呢!”
刘文静,看到过当面杨子灿干倒都拔后,给朝廷发的奏书抄本。
那家伙,就是这样命名突厥人除贺兰马之外,这一最重要的战略运输工具!
当年的刘文静,做为有为的青年之一,曾经在入仕之前,也是遍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