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汾水仅是黄水之支,其势偏于小气,尚不足以支撑龙行天下之势。
观其水形走势,少曲而常直,乃小水龙相。
以此相而论,缺乏藏风纳气、俾睨天下的雄厚龙气!
出人,则只会是助人成势的小龙,只能是孕育出守护华夏门户之地的鹰犬。
而举华夏千年以降的龙种,土龙胜于水龙。
山主贵,水主富。
……
阿布连连点头,受教告辞!
看着远去的阿布背影,这三个分处各自天地的高人,面色各异。
神医孙思邈感慨地说,“上仙,您怎么还相信这个呢?”
文中子王通捻须自语,“天命不于常,惟归乃有德。”
方士安伽陀看着面前自己用豆子摆得仔细的阴阳八卦图,道:
“不困者早虑,不穷者早豫。阴阳五德,道生始终!”
“东北属土,土赖火生,土多火晦。”
“李字属金,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乱了!”
说完,他一把将面前辛苦摆好的图拂得散乱。
“唉,杨非杨,李非李,隋已成随!”
……
那时,若有所思的杨子灿,则边走边喃喃自语。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晋阳之名,华夏史册记录久矣。
据《世本》记载,相传夏禹曾初都晋阳,后迁平阳、安邑。
晋阳,本是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家族的封地。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分晋,晋阳开始成为赵国的初都。
秦襄王三年,晋阳城为秦太原郡郡置,太原之名自此始)。
西汉武帝时,设并州刺史部,晋阳城为置所,并州之名始于此。
三国时期,魏与西晋有太原国,后赵设太原郡、并州刺史,北魏、东西魏设太原郡,北齐设别都。
隋朝,设太原郡,以晋阳为郡置。
晋阳在华夏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
韩、赵、魏三雄,发动晋阳之战,灭知伯而三家分晋,春秋与战国自此分野。
开启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在晋阳苦逼“龙潜”整整16年。
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以晋阳为后方基地,征战四方,创建了北齐政权。
广皇帝和他的长子杨昭,当年都曾被封为晋王,藩地便是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