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所在所有骁果右卫人员,整体回调洛阳南大营,行探亲休假之事。
骁果中卫三万,南下驻防江都行宫。
骁果中卫又三万预备军,北上白道城大营,换防王辨三万骁果左卫。
但是住防各地的主将不变,变的是具体领兵的将官和军卒!
同时,为了补充现在陇右、河西、三辅地区、京师地区兵力不足的情况,广皇帝也同意了兵部提交的整合北部各地方鹰扬府府兵的建议。
即,酌情抽调豫州、雍州、并州三个刺史部下的府兵,合成京师守卫军、三辅地区守卫军、雍州剿匪大军。
数量分别为,东都十万,西京十万,雍州二十五万。
其中,骁果卫再行编练三万,仍在左右备身府下,由骁果卫大将军统领。
这样,骁果卫总编制兵力,将达到空前的十五万!
当然,这次的官员和军事调整,也并不仅仅局限在豫州、雍州、幽州、并州范围内。
天下其他州,也有很多的调整。
其中,有一些并不是特别引人注意。
比如,在河北诸郡的调动。
山西太原副留守王威,迁绛郡太守;马邑郡郡丞李靖,迁雍州总管府司马。
晋阳宫副监裴寂,迁临朔宫宫监;晋阳县令刘文静,迁涿郡潞县县令。
左屯卫果毅郎将李二郎,迁武威郡鹰扬府中郎将。
河东郡东曹掾李建成,迁天水郡成纪县县令。
……
如此眼花缭乱的人员调动,可谓是让内外朝臣看得眼晕,
谁也不知道,在如今天下纷纷的局势下,广皇帝如此密集进行人员调整,却是为了何等目的?
很自然,知道的人自然知道,该怎样还怎样!
不知道的人,心里,自是开始狐疑满腹,瑟瑟发抖!
至于广皇帝以密诏,传给杨侑、萧瑀、苏威、杨子灿四人所命之事,不再详表。
到时候,自然会大白于天下。
此外,一份皇帝发往太原留守府的斥责文书,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上面的意思,就是说皇帝听闻在二征高句丽时,一些畏战潜逃的官员将领,潜藏于晋阳一带。
所以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李渊有失察之责,罚俸禄一年,限期将逃犯捉拿,送往东京洛阳,交由监国府按律制罪。
都有谁呢?
上面,可说得清楚。
右勋卫,长孙顺德。
他便是大隋开府长孙恺的儿子,长孙氏观音婢的堂叔,因为畏惧攻打高丽,临阵潜逃。
按律,除爵,家室籍没,斩首。
右勋士,刘弘基。
雍州池阳人,也是和长孙顺德一样,畏战潜逃晋阳,罪同。
左亲卫,窦琮。
扶风平陵人,窦恭之孙,窦炽之子,李渊发妻窦氏的堂弟,因罪潜逃,亡命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