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者,关山,又叫小陇山!
陇者,小陇山,又是指陇西!
关陇,既是一个地理名词,又是一个势力范围的统称。
关山,是六盘山南延支脉,更是渭河、泾河、千河的分水岭。
在华夏的交通版图中,由关中至河西,大体有南北两道。
南道,因经关陇而名“陇关道”。
北道,因经萧关而名“萧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世人多走陇关道,沿渭水之畔,行陇山之巅,驼铃声声,古道漫漫。
这里,是华夏古丝绸之路中线东段一部,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尤为重要,是连接亚、非和欧的纽带之一。
关陇古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
它的存在,养活和滋润了沿途许许多多的华夏子民。
当然,其中不乏慢慢发展起来的累世豪强和贵族。
秦、汉、南北朝,因为关山地带的特殊地理环境,这里依靠连绵的森林、草原,成为了历代中原帝国的牧场之一。
牧场,意味着马匹。
而马匹,则意味着帝国的战斗力。
而战斗力,则意味着一个文明的统治力和影响力。
自汉、魏开始,提供草场和马匹、兵源、商道的关陇地区,因为北拒匈奴、柔然以及其他民族的入侵的重要地区之一,越来越重要!
汉朝,为了保护河西走廊的安全,设置西北四重镇,即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
北魏,也为了保护关陇走廊和京畿安全,设立了六重镇。
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
但是,这条弧线状横亘在黄河流域北部外围的六镇屏障,仅仅靠原本就是少数族群的鲜卑人,根本是无力驻守的。
很自然,原本就生活在关陇地区一带的豪强、地主,纷纷被征调前往北镇戍边卫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柔然被突厥、鲜卑给打崩了、打怕了。
他们开始西窜,去祸祸那些更西边的欧亚交界的苦逼邻居去了。
这些带着马镫技术和骑兵突击技术的柔然败兵,仅以2万余的残破力量,就横扫欧洲亚洲雄主……
而六镇的那些将军们,因战而盛,也因战而衰!
当北魏的国力,已经无法继续供养这些边镇军阀的时候,他们便造反了!
北魏的六镇将军,变成了西魏的八大柱国双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
而真正左右将来历史走向的,便是八柱国。
记住他们姓氏的源发地,就可以窥豹一斑!
代郡武川宇文泰,河南郡洛阳元欣,陇西成纪(天水)李虎、李弼,陇西成纪(天水)赵贵,代郡武川陈崇,河南郡洛阳于谨,云中郡独孤信。
而所谓的双十二大将军们,便是依附于这八大柱国的枝干,也是亲信和子弟。
总体而言,这个军事政治集团中,以关陇地区出身、或者带有明显关陇血缘关系网络的人物,慢慢占据人才力量的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