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时,他老爹的遗体也被送回大营。
麦梦才痛哭倒地,几欲死去。
三十八岁的麦铁杖,壮得如牛的父亲,历经百战的大将军,竟然折在了小小的高句丽军锋之下!
高句丽的形象,第一次在所有大隋人和仆从军的心目中,变得立体起来!
广皇帝破天荒地流下了眼泪。
他扶着麦铁杖的棺椁,嚎啕大哭。
麦铁杖,可真是广皇帝亲手培养的一员猛将,常年陪伴在广皇帝身边。
麦铁杖这名字,还是文皇帝给起的呢!
这些年,大隋大部分征战,只要有广皇帝参与的,麦铁杖都参与了。
即使后来到地方担任太守,也是放下武器,勤而好学,不耻下问。
渐渐从一个不懂政务、大字不识的武夫,变成了一个文武双全、战功政绩双向卓着的大隋干臣!
现在,他却死了!
哭完,广皇帝下诏。
“铁杖此人,虽出身草莽,却侠气逼人,志坚气勇。”
“为臣者,以功着称,至忠至诚,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节高义烈!”
“此陪朕讨逆伐罪,功勋卓着,彪炳千秋,身虽死而功存,痛惜惋惜!”
“要让世人记着他的言行,追怀他的平生。按功,赐予他殊誉,表彰他功德,追赠光禄大夫之职,谥号武烈。”
广皇帝面见了麦铁杖的三个儿子,才知麦梦才并不在军中服役。
顾不上细问,便欲赐长子麦梦才承袭宿国公的爵位,并授光禄大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麦梦才以庶嫡之分、无军功而不受,乃推其弟麦仲才受之。
广皇帝赞许麦梦才深明大义,许之。
并拜麦梦才、麦季才为正议大夫。
广皇帝还赠麦家钱八万余铢,为麦铁杖准备丧事,并赐鍂(piān)车京丧车一辆,拖载棺椁。
因为战事未消,麦铁杖的棺椁暂时得被寄放在营州城的梵幢寺,先行祭奠。
等战事结束,便同大军一起凯旋,再行归葬东都,举行盛大的葬礼。
麦氏三兄弟拜谢皇帝完毕,便按照朝廷规定的礼仪,带着父亲的棺椁,返回营州城。
而身负重伤的仲才、季才二人,也就不再参与后续战事,到营州城中休养。
阿布和一些粟末地在家的高级官员,在粟高边界上,迎到了运送麦铁杖棺椁的仪仗。
阿布带着大家,对麦铁杖进行了隆重的粟末族路祭活动。
麦梦才领着两个受重伤的弟弟,身着斩衰,挣扎着给路祭的人还礼。
阿布也以晚辈的身份,着了小功丧服,陪着他们一路赶往营州城。
梵幢寺的觉醒法师,早就收到了朝廷的旨意,已经准备好寄放麦铁杖灵柩的佛堂。
麦铁杖的灵柩现在不能马上回到京城或麦家归葬,只能就近到梵幢寺停放超度,称之为殡。
根据皇帝的意思,可在寺庙中四顾北塔之下设立祭室,行七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