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似乎获得了苏醒的力气,一下子将街面填充得生机勃勃起来。
温老太太和阿布老先生,也没有手牵手。
但像许多相依为命的老人一样,温老太太搀着阿布老先生的胳臂,然后慢慢腾腾地到处溜达。
他们一行人,先去了当初遇见阿史那辛明父女的地方。
烧毁的断壁残垣早就不在。
阿史那大叔那塞北口音的吆喝声,依然不见。
地方还是那地方,但是那儿已经被一个大型的山货铺子替代。
连带着左边的大车店、右边的估衣店,都没有了。
“对了,你那个双胞胎一样的姑姑去哪儿了?”
“哦,卓雅姑姑,早在去年五月的时候,被她的族人接走了,也没见到阿史那辛明大爷。”
“估计他们已经回去老家了吧!”
“没有来过信吗?”
“没有,去了之后在就没有收到过她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样了?”
“哦,是吗?”
“估计他们挺好的吧,一家人可以团聚在一起,挺好的。”
阿布这样回答的,眼前闪现着和那对父女的点点滴滴。
尤其是卓雅那异域风情的仪态,活脱脱另外一个温璇。
阿布倒是隔三差五地收到阿史那辛明,以及三侍行者的来信。
主要是汇报他们在突厥大草原活动的情况,还有关于贝海尔湖大会的筹备事宜。
五月十五的大会,现在算来也不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个老头老太太,相互搀扶着走进杂货店。
一个矮墩墩的中年汉子迎上来,用不太流利的扶余话打着招呼。
那种怪腔怪调,让阿布突然有了一种穿越之感。
“倭国人?”
阿布不肯定的问。
“是啊,是啊,老先生怎么听出来了?”
对方吃惊的问。
一听这话,阿布就用汉语说道:
“我就是感觉店家你的口音似曾相识,所以冒昧的问了一句,你看,竟然被蒙对了!”
“啊哟,老先生,你的耳朵可真灵啊!”
“我是平城京人,世代经商,算是我们那儿最大的商人。”
一听阿布说汉语,那个倭国人立马眉开眼笑,用流利的东都腔调汉语回答道。
这家伙,看来是个大汉通。
“啊,你的汉话说的这么好?”
阿布惊讶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