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由凸点组成的龇牙咧嘴的狼头。
右边的狼耳朵,是残残缺的。
右者,副也!
阿布也不管其他,高兴地拿起自己的那两张。
他仔细地左右看来看去,活像一个土财主看见金元宝。
这种文书,一般都要双文三份。
突厥一份,粟末部一份,大隋一份。
阿布仔细吹干印章墨迹,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宣纸隔着叠好,塞进怀中。
他笑容满面的邀请众人上前,交叉着握手。
可惜了啊!
这么关键的历史时刻,缺乏记录啊。
估计这事情,在军中录事那儿,也就不超过二十个字的记录。
太遗憾了!
照相技术还没有出现,丹青高手一时也找不到人,高宾大叔在就好了。
阿布不无遗憾、恋恋不舍地松开大叶护迟吉奢的手。
迟吉奢,满脸阴霾,双手冰凉。
看着落寞的大叶护骑上战马,急急地奔向自己的营地,大隋的将士们心情非常愉快。
阿布对老父亲、管食吾以及众位将军,深施一礼,高深说道:
“大隋威武,感谢诸位大人主持正义,随后我粟末族美酒和肉食、礼物送上!”
众人哈哈大笑。
事情解决,风险过去。
大家看着白雪皑皑的景象,顿觉江山如画、无比美好!
当日,突厥大军撤得干干净净,仿佛从来没有来过哭驼岭。
第二日,哭驼岭面对大道的一面石崖,搭起来巨型脚手架。
一帮石匠,开始在壁立的石面上忙乎了起来。
两日之后,一面字大如斗、红底黑章的摩崖石刻,展露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面,是用汉文和突厥鄂尔浑卢尼文书写的文字。
标题是,《突厥粟末流民收留遣送谅解合议书》。
同日,独山口竖立一柱一碑,文同摩崖石刻。
柱,突厥文。
碑,汉文。
数日之后,木活字印刷的《突厥粟末流民收留遣送谅解合议书》,传遍室韦、契丹、高句丽、奚国、霫族、靺鞨各部。
更多的流民和牲畜,开始涌向独山口,粟末地。
大雪纷飞,迷迷茫茫中,不断有拖家带口的大车拉着帐篷、家人、财物出现在雪幕之中。
后面,一个个移动的雪团在一点点靠近,那是猪、牛、羊、马、骆驼和猎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