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了!”
“出来了!”
“这就是玻璃?呀!”
……
阿布契郎跳下马,顾不得热浪逼人,冲进作坊的大门。
里面的人看见阿布进来,忙闪开一道缝。
阿里恰巴尔、申徒石和一帮料器工人正围着一个铁槽忙乎着,根本没看见进来的阿布。
阿布边走边穿上厚实的牛皮围裙,还戴上了一个麻布口罩。
因为个子高大,阿布能冒过众人的头顶往里里面看。
只见红通通的一坨像稀泥巴一样的东西,正堆在铁槽的模具里。
阿布早就告诉过他们,自己要的是又平又大的玻璃,看来他们准备用铁范来成型。
铁槽下面也是烧着焦炭,估计是为了让铁范保持温度。
然后,只见阿里恰巴尔和申徒石,带着厚厚的手套,一边一个,抬着一个细长的铁碌碡,沿着铁范的上沿来回滚动。
那红堂堂的泥巴,不一时便被挤压成一张扁扁平平的饼。
“难道这就是平板玻璃?”
阿布心里惊叹道。
铁槽又被慢慢的抬起,放在一边火势较弱的一个窑洞中……
这时,终于腾出手来的申徒石跑过来。
“军帅,您来了?”
“嗯,听说你们的玻璃就要成功了,我很想亲自看看,现在这是?”
“我们把提纯的苏打粉、石灰粉、石英粉、硬石膏粉按照阿里恰巴尔的配方,放在咱们特制的加了高岭土的坩埚中融化,然后就烧出来了现在这东西。”
“那铁范,也是我们反复试验后可以加热的一个箱模。”
“阿里恰巴尔说,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因为玻璃降温速度过快,发脆易碎。”
“只是这个擀面杖干玻璃的方法,以后还需要改进,看能不能变成水力带动。”
申屠石详细解释了整个工艺。
“你们的想法非常好!”
“以后,如果真的能将我想要的纯净、透明、平整的玻璃研制出来,那肯定要大规模生产,那到时候,这种靠人工的方法,就跟不上需要了!”
阿布对申徒石他们这种长远的考虑,非常赞赏。
只是,要等待玻璃冷却,检验是否成功,还需要好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阿布让阿尔恰巴尔先在退火窑那儿守着,自己带着申徒石来到旁边的研究室。
“石头哥,你知道锡吗?”
申徒石是司徒友明的侄子,很小就被司徒友明带着逃亡到粟末地。因为比阿布大几岁,所以阿布契郎常喊这个师兄叫石头哥。
“锡金?我知道啊,那可是铸造铜器、钱币必不可少的东西,大家喝酒的锡壶,不就是它铸造的么?”
“啊呀,我把这个忘记了,看我这脑瓜!”
阿布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锡,可不就是现在最大的金属原料用品之一么?
“你问它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