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氏立功心切,主动进攻,为贼人所败。
晋军首战告捷后,也没急着进攻,开始扎下营垒,直至今日。
老实说,梁军有点耽搁时间了,但纪氏只想举宣城归正,却不敢主动向东深入三吴地区,双方意见难以统一。
直至今日,一切争论都停止了,因为晋人主动在旷野中列阵邀战。
很显然,他们不想攻城,更可能想赶紧打完回家。
正好,梁军也不想攻寨,更不想拖到湿热的梅雨季节。
双方不约而合,在宣城县东的一处平旷原野之中展开了会战。
纪世和之子纪成抹选了三千兵陈于正中,钱氏、孙氏残部位于左翼,一千四百氏羌兵位于右翼,稍稍居前,令整个阵型并不是那么平直,而带着些右凸。
对面的陶家几乎倾巢而出,七千人组成了一个厚实的锥形大阵,正前方三四百人皆身强力壮之辈,大盾铁铠、长枪劲弓,显然是精锐。
三通鼓声响起之后,双方几乎没什么试探,很快便进入了接战状态。
敌军锋矢箭头部分直面纪家最精锐的部曲,甫一交战,杀声震天,鲜血喷涌。
纪世和与郭诵二人立于城头,纵览整个战场。
「郭将军,还不将铁骑派出?」纪世和是真的没打过仗,一上来就催促道。
「两军步卒刚刚交兵,气力未衰,死伤不重,如何派出骑军?」郭诵直接回绝了,更不想给他讲如何打仗。
纪世和只能继续看着。
唉!老三家的稚奴被人击倒了,还活着吗?他若是死了,我该怎么见三弟啊曹子跟我家四代人了,难得的又勇武又忠心之辈,方才好像中流矢了?莫不是死了?
这杀得也太惨烈了!
纪世和的脸已经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养了多年的部曲啊!
每月支出的粮米、酒肉不在少数,纪世和看过账本,当时跟族人们感叹养兵不易,众人皆笑言没这些人不行,家业早晚被别人吞掉。
江东朝廷向来不管下面的事,大家争斗起来就靠这些精锐部曲震外敌,没了他们,以后怎么办?
「郭将军,该出动铁骑了啊!」看到自家部曲像毛竹般一根根倒下时,纪世和忍不住抓住了郭诵戎服的袖子。
「噪!」郭诵奋力一甩手,斥道。
纪世和一室。
郭诵想起他与桓彝、桓温父子关系不错,便缓和了下口气,道:「纪公,中军还撑得住,你家部曲也不是泥捏的,令郎不是还在力战么?」
纪世和正想说这事呢,立刻道:「郭将军,小儿亲兵死伤甚大,再打下去,
可就没了啊。实不瞒你,这些白衣白甲的亲兵积攒不易,不是宗党乡人,便是从小跟随我儿一起长大的朋伴—」
「他们是打得不错,让我刮目相看。南兵也有能战的嘛。」郭诵似乎完全无法体会纪世和急切、痛惜的心情,居然像模像样地点评了起来。
而就在这会,排在右翼的那千余氏羌兵也与贼军交手了。
这些人勇猛无匹,冲上去后就直接撼动了敌军的阵脚。
从城头看下去,敌军精锐箭头正在把纪氏部曲一点点往回压,而箭头后方的兵就没那么能战了,被氏羌兵一冲,立时站不住脚。
他们的箭头还在前进,紧随箭头之后的中军某阵也没有停下脚步。
阵型微微有些变形。
「郭将军!」纪世和连两下脚,急得不行。
郭诵猛然扭头,狠狠瞪了他一眼,手都抚到了刀柄上,好悬才忍住斩了此人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