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谓的山外头的地主豪强也未必都是汉人,事实上胡人也不少。
很多人五年前还是部落首领呢,但头脑灵活,在县里登记户籍,占据了一部分河谷平地,进而营建房屋,半牧半耕。
郭敬在县里和同僚们清谈时,有些人就说楼烦县的部落其实在一点点解体,理由是有些部落首领都不怎么去山间牧场转悠了。
他们不喜欢住帐篷,更愿意住在木屋乃至砖瓦房中。
若非山间盆地、河谷地实在太少,光靠种地养不活这么多部众,他们恨不得把人全集中到一起,以种田为业,管理起来更方便,也不用跑来跑去,劳心劳力。
事情在起变化。
「阿爷,今年遭了電灾,诸部牛羊损失惨重,怕是没那么多羊毛了吧?」郭培紧了紧身上的皮裘,说道:「眼见着一年比一年冷了,羊毛会不会大涨价啊?」
「必然之事。」郭敬说道:「你觉得河南人穿的绵衣暖和吗?」
「老实说,有点暖和,但不够暖。」郭培说道:「要说保暖,这世间没什么比皮裘更保暖的了。」
郭敬哈哈一笑,道:「是啊。绵衣从汉时就有了,两层布之间塞点碎丝线头罢了,能保暖,但也就那样。真到了最冷的那阵,还是冻得瑟瑟发抖。」
「荆州、淮南那边卖野蚕茧的商徒发了大财了。」郭培说道:「这两年河南百姓但凡置办冬衣的,多用野蚕茧巢丝,塞入麻布之中,制成绵衣。」
「那是手头稍有些钱的黎庶。」郭敬说道:「你但凡多看官人一眼,看他们穿什么冬衣就知道了。」
郭培缓缓颌首。
没什么秘密,大家都有眼睛,低级官吏和府兵就是穿绵衣御寒,但家业较为雄厚的中高级官员及土人子弟,可就多穿皮裘了,因为这是保暖效果最好的,还防寒风劲吹。
而且,单薄一点的皮裘还可以在春秋时节穿。
天子都在秋天给臣子赐下毛皮衣料,你说好不好?
但皮裘有个缺点:贵!
越好的皮裘越贵,尤其是狐皮裘、貂皮裘之类,贵得没谱。
去年五原内史王秉向库结沙诸部索取当地特产沙狐皮数百张,装车送往洛阳,进献天子。中尉司马毛宝亲率二百兵士押运,夜宿楼烦县时守备森严,压根不让人靠近。
所以,普通人还是歇歇吧,连牲畜较多的胡人百姓都不是人手一件羊皮裘,更别说汉人了。
「所以啊一一」郭敬叹道:「黎民百姓还是想想毡毯之类的物事吧。那些苦哈哈的牧奴,大冬天披一条脏兮兮的毡毯,不也熬过去了么?」
「阿爷,毡毯确实好卖,但毛衣呢?邵府君不是说让诸县找寻会编织毛布的匠人么?
此物如何?」郭培问道。
「我亦不知。」郭敬叹了口气,道:「我在县里打听过,各部还真没编织毛布的人,
他们只会做毡毯。纺织桑麻的器械,没法织羊毛,试过了,不行。」
胡人广泛使用的毡毯、毡布并不是织成的,而是用羊毛捶打、碾压而成的,十分粗糙但羊毛按理来说是可以像丝绸一样先纺纱成线,再织成布匹的,绝不至于像匈奴人,
鲜卑人那样粗暴的捶打、滚碾。
不过,这年头要想找纺织羊毛的机器、匠人,还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反正太原郡找了好几年了都没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