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东、北京、重庆。这些都是高价房的重灾区,如果在这些省市内取得成效,对全国的推广等于树立一个范例。”
在杨大伟问到有关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问题时,杨国华就有关的几个方面向父亲杨大伟提议。
不能过度依赖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过去那种高度依赖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将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的做法,可能扭曲地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扭曲经济增长的拉动因素,过早加大要素成本,降低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甚至诱发会矛盾。
同时,在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需要澄清。考虑借款人的不同信用,应把低收入阶层分离到房屋租赁市场和廉租市场。
房地产金融体系需要重新设计,遏制房价泡沫应与控制银行风险相结合。为降低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在转变房地产融资模式和加强创新的同时,需注重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严防贷款质量下降和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转移。为此,应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债券进行直接融资;改革各地的住房公积金组织及管理体制,尽快组建支持的住宅抵押贷款银行及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机构已经迫在眉睫。
在设计金融市场体系尤其是发展金融衍生品时,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强监管,严控风险,在制定各种策时,严格控制杠杆交易的上限,避免利用杠杆效应过度,避免单一市场风险向其他市场传染。此外,要加强监管的全球性协调。
“国华,你提的这些建议针对性很强,看来在一些涉及专业的问题上,我还是不如你啊”
“爸,我可是学经济的,专业性的问题你当然不如我。其实作为国家领导,专业的问题有专业人士去处理,到了你的位置,已经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了,有些时候应该放权给下面的人去做。”
“话是这样说,可一时还是转不过来啊”
在世界各国把眼光齐聚到房地产泡沫的时候,杨国华却把目光瞄向造船业。
在前不久,韩国造船工业协会公布06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其中韩国有七家企业榜上有名,前五名全数是韩国船厂天下,日本占两位,显示韩国造船强国地位屹立不倒。
韩国的造船业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皆因韩国政府推行补助政策,加上工资低廉,使得韩国
造船报价低得惊人。加上韩国船厂拼命三郎式的超时赶工以及诸多出色的管理技术,大幅压缩交船时程。於是,报价低、建造快的韩国造船业,逐渐将传统的欧洲造船强权击退。虽然低价使得早年韩国造船业等於是卖一艘赔一艘,都靠政府补助支撑,然而韩国造船业也因此抢下了市占率。
韩国地处朝鲜半岛,东、南、西三面环海。由于韩半岛三面环海,并且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因此在客观条件上,不利于发展农耕业,所以,渔业和航海得到了发展为韩国早期造船业和航海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外交上,以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为主导,在一定程度上,借用外来的先进技术并加以改善,自然也包括了造船业的长足进步。
根据英国克拉克森机构的船舶登记数字作统计,截至今年,排第一位是现代重工,排二位是三星重工、第三位为大宇造船海洋、第四位是现代尾浦造船、第五位是现代三湖重工业。第六名是日本三菱重工,第七名是韩进重工业……
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七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
杨国华旗下企业的出口业务,大部分是租借韩国的运输船只。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万一哪天韩国对他旗下的出口企业实行制裁,他岂不是受制于人?
为了消除这个隐患,杨国华决定进军造船业。
在4月中旬,杨国华通过一家在百慕大注册的离岸公司在大连成立中旺船舶集团,注册资金是100亿美元。
公司成立之后,中旺船舶集团对广州、江苏、南通这三家船舶公司进行收购。
中旺船舶集团的对广州、江苏、南通这三家船舶公司的收购,在世界船舶行业引起了轰动。
业界有不少人认为,这家突然冒出来的船舶企业,一定是某些资本大鳄在背后操纵的。
要知道广州、江苏、南通这三家企业都是国有的,试问一般的人又怎么敢去碰触?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个星期后,业界传出了中旺船舶集团成功收购这三家国有造船厂的消息。
更让人震惊的是,中旺船舶集团宣布斥资一亿美元从法国等欧洲国家引进船舶制造技术。
随后,中旺船舶集团又宣布在扩大广州、江苏、南通、大连的造船规模基础上,在泰州、上海、武昌等城市建立大型造船厂。
这一消息传出,在世界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点关注。
杨国华之所以对船舶业重视,皆因华国是全球最大的铝、钢、铜、煤进口国,而这些都需要经过船舶运输。
杨国华拥有着众多的矿产资源,他旗下企业开采的原材料,大部分是销往国内。
为了保障海上运输的安全,杨国华打算建造一批超级油轮,并建立自己的远洋运输船队,以提高原油的运输能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杨国华计划在大连、上海、青岛、广州等港口城市兴建大型造船厂。
既然瞄上了船舶业,那杨国华就不会小打小闹,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也不会把精力放到这上面。在他看来,既然要做,那就把它做大做强
杨国华拥有着雄厚资金,这是他的优势。况且他跟西方国家的关系比较好,如果他想引进民用造船技术的话,西方国家是不会卡他的。
现在的造船业是韩国称霸,杨国华想要把中旺船舶集团发展成为造船业的龙头老大,也即是说,韩国的船舶企业将是他要击败的对手。
华国造船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尽管技术有些落后,但充足的人力和丰富资源让华国的造船企业拥有着一定的竞争力。
韩国造船产业虽然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但是和中国的工资水平相比,因相差太大而难以确保价格竞争优势。
既然杨国华进军造船业,那他自然会考虑到这些。
在他的授意下,中旺船舶集团开始向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并大肆购置外国的尖端设备,开始实行多元化生产。
韩国的造船企业得知中旺船舶成功从法国、丹麦等西方国家引进造船技术之后,都被惊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