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飘飘作为东星集团的总裁,她非常明白这三家集团进行合并之后带来的影响。
东方世纪集团、北极星集团、东星集团都是传媒业的跨国巨头,如果三家集团合并,那传媒业的班团将要重新改写,到时还有谁能阻挡这三头巨无霸的扩张步伐。
在柳飘飘看来,不出十年,这三个巨无霸将垄断八成的传媒业,届时,他们必将承受来自各国政府的打压。毕竟哪一国政府都不希望本国的传媒业被某一家企业所垄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三家集团的代表只能进行秘密商议,有关这次的协议是不能向外公开的。否则这三家集团必将面临被分拆的命运。各国政府是绝不允许这种垄断企业存在的。
经过数天的磋商,三方终于达成了一致,相互之间进行股份置换,也在这一刻开始,三家集团的利益绑在了一起,也即是说,在东方世纪集团有难的时候,北极星集团和东星集团必不会坐视不理。
杨国华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如果当年杨家旗下的企业都能互相支援的话,政府想要对杨家下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杨家旗下企业的各自为政,让政府钻了杨家的空子,让杨家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如果不是杨国华拥有新天地基金和华龙商业银行这两个秘密武器的话,杨家想要恢复当年的元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是有新天地基金和华龙商业银行的注资,使得杨家旗下的企业在短时间内筹借到足够资金,维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在杨家旗下众多企业当中,恢复最快的还是苏媛媛打理的华美风险投资公司。
华美风险投资公司在上世纪大量吃进油田,各种资源矿……还有一些能源公司的股份。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由于各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这使得华美风险投资公司手中持有的那些能源的股票纷纷暴涨。
华美风险投资公司为此斩获了巨额的利润。
更重要的是,华美风险投资公司手中持有不少油田、天然气井,铁矿,煤矿等资源,一时间,华美风险投资公司成为各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
各国政府都希望获得华美风险投资公司手中那些资源,为此,一些西方国家甚至为华美风险投资公司开出比较高的价格收购,奈何苏媛媛并不打算出售,那些西方国家只能干瞪着眼了。
现在的华美风险投资公司已不是当年任人宰割的公司了,苏媛媛吸收上次被各国政府摆了一道的教训,为了保障公司的安全,苏媛媛与美、英、法、中等十几个国家签订了备忘录,也即是说,华美风险投资同意与这些国家合作,作为条件,这些国家必须保障华美风险投资公司的安全。
苏媛媛作为华美风险投资公司的总裁,影响力不亚于一些国家的首脑,因为她手中拥有很多的资源。特别是在非洲地区,苏媛媛拥有的油田足以维持一个大国消耗几百年,就凭这个,就足以让各国对她重视起来。
手中拥有这么多的资源,是华美风险投资公司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恢复元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家投资公司,华美风险投资公司在金融市场能撬动的资金超过上万亿美元,进入二十一世纪,华美风险投资公司把投资领域扩大到对企业的收购和兼并。
以前的华美风险投资公司重点投资对象主要放在金融市场上,而现在,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华美风险投资公司开始向实业界进军。
毕竟投资实业是躲避风险的最佳途径之一,没有实业在背后支撑,华美风险投资公司就算拥有再多的资金,也只能称之为二流企业。
与国际上的跨国巨头相比,华美风险投资公司欠缺的就是躲避风险的能力。
金融风暴一来,华美风险投资公司根本很难避免损失,这就是为什么苏媛媛调整公司经营策略的原因。
在杨国华失踪的那段岁月,苏媛媛把大部分资金全部投入到原材料市场,在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区,都有着苏媛媛的身影。
也正是苏媛媛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原材料市场,才避免了一场巨大的损失。否则的话,华美风险投资公司可能已经成为历史了。
在数个国家的联合狙击下,华美风险投资公司根本无法抵挡。也幸好苏媛媛调整了经营策略,否则她这些年的努力将会成为泡影。
在这场原材料的盛宴中,并不仅仅是华美风险投资公司分得一块大蛋糕,陈一飞打理的百盛投资公司也是斩获颇丰。
这些年来,陈一飞见苏媛媛在原材料市场中四处出击,他也跟在后面扫了不少货。
在非洲地区,百盛投资公司斥资200亿美元拿下了十几个中小型油田,在中东地区,百盛投资公司更是大肆收购油田。
经过这些年的吸纳,百盛投资公司手中持有的油田,各种资源矿场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就连一些中东石油大亨,也得甘拜下风
陈一飞这些年可是发狠了。除了截留一部分资金在金融市场上操作之外,大部分资金全部投入到原材料市场。
如果不是资金有限,估计陈一飞这家伙可能会把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油田都买下。
不过就算如此,陈一飞在原材料市场可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除此之外,陈一飞还吃进了一些原料供应商的股份,这也使得百盛投资公司这些年来斩获了一大笔钱。
东方世纪、北极星、东星集团整合之后,杨国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整合华美、百盛、红木这三家公司。
在这三家风险投资公司当中,创建时间最早的是红木风险投资公司,这家企业平均以每年46。5%的速度增长,截止2005年,这家风险投资公司在全球投资界的排名位列第二,仅次于华美风险投资公司。
杨国华在红木风险投资公司占有40%的股份,剩余的六成股份在洛克菲勒等美国财团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