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省的水很深,杨大伟身在局中,自然不知道上面派他到南省的目的,可杨大伟看不出来,并不代表杨国华也是傻子,上面的那几位打的好算盘,杨大伟调到南省,除了盘活南省的经济,上面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把南省这潭水搞浑。
杨国华在这盘局中看得很透彻,除了融合了那些“天才”的记忆之外。他的几十亿年的阅历可是吃素的?他之所以到现在还保持沉默,就是想看看这些人究竟想怎么样?
他最讨厌的就是被别人当枪使,如果真有人不识抬举,他不介意用自己的双手把他们送到断头台上。
杨大伟并不是南省的一把手,为了不得罪整个南省官员,他唯有站队。
而省长陈成坤是他的直属上司,杨大伟最好的选择当然是陈系。
省长陈成坤是在上面有人,是属于京城李家一系,杨大伟选择加入陈成坤一系,当然不是因为李家,李家对于一个副省长还真看不上眼,以京城李家的势力,也只有省级正职以上的官员才是他们拉拢的对象。
杨国华并不反对父亲加入陈成坤的阵营,虽然那是权宜之计,但以杨大伟如今的尴尬地位,投靠一方要比独立王国好得多。
南省是新建省份,京城的势力谁都想在这块肥肉上咬上一口,而杨大伟被上面放到南省,等于放在火炉上烤,稍有不慎,那下场绝对是很惨的。
杨国华当初到南省就搞出那么的阵仗,何尝不是替父亲谋求后路。
“小华,南省的水太深,我担心有负那几位领导人的期望啊!”
杨国华笑了笑说道:“爸,你也不用太担心,上面几个老家伙虽然有些可恶,但何尝不是给我们杨家一个机会。如果能把南省的乌烟瘴气清理干净,你的升迁之路就更快了。”
杨大伟并不热衷权势,他能坐到副省长这位位置已经知足了,至于南省之后能不能更进一步,那不是杨大伟需要考虑的。
京城的势力都在上面盯着南省,杨大伟这颗心崛起的政治新星,在十年间从一个技术员走到副省长,给人太多惊奇了。
杨家在京城并没什么背景,唯一的盟友就是上海的赵家,赵家虽是上海的大家族,但赵家在京城的影响力不大。赵家在这几年崛起,杨家功不可没!
“小华,你认为陈成坤此人怎么样?”
杨国华在来南省之前就开始搜集南省各个势力的资料,陈成坤是李家的远亲,也正是这样,陈成坤得到了李家的助力走到了今天南省管理经济的一把手。
陈成坤此人还是有能力的,不然就算李家在背后扶持,如果是一堆烂泥的话,估计他也走不到今天。
杨国华其实并不看好李家,他比别人多了十几年的远见,况且他杨家的背后是邓老。在邓老还未死之前,杨家就能一直风光下去。
杨国华深知邓老在华夏的影响力,也是在邓老死后,那位才掌握了权柄。
陈成坤在杨国华根本就不够看,虽然他是老爸的直属上司,但并不代表杨国华就买他的帐。
“爸,陈成坤不过是京城李家的走狗,这次老首长把你调到南省,用意最明确不过,不过在没有站稳之前,陈成坤还是不宜过多得罪,免得疯狗咬人,就算不被伤着也很麻烦。”
杨大伟知道儿子虽不是官场中人,但他的后面有那位老人撑腰,自然不会惧怕京城李家。
京城王家的势力够大吧?最后还不是被儿子打得七零八落。
杨大伟隐隐有些担忧,谁都知道现在的海口市是杨大伟暂代市长,可省内的几个常委俱都想安插自己人上位。
杨大伟是南省副省长,海口市市长这位位置是坐不久的,省内的几位高官要是没有想法,那才奇怪!
杨国华知道父亲的想法,既然他们要争,那就由他们争得头破血流,至于到最后谁坐这个位置,杨大伟这个代市长虽没有决议权,但却有建议权。
父子俩一直讨论到深夜,杨国华才得以脱身。
在杨大伟眼中,儿子的政治眼光比自己还要毒辣,想当年在西安从政时,杨大伟的嘴角不由弯起一道弧线。
如果儿子真的走仕途之路。绝对要比他这个老家伙站得更高,可惜了!杨大伟叹息道!
杨国华的海底公园项目正在火热的进行中,这个项目已筹备到最后阶段。只要杨国华一声令下,就可以全面动工了。
可准备要动工时,那些投资商纷纷撤资,消息传到杨国华耳中,引起了他的震怒。
如果不是杨国华财力雄厚,只怕会被这些没诚信的奸商拖垮了。
海底公园项目可是800亿元的大项目,杨国华并不是没有钱投资,而是通过海底公园,把去全国的商人聚集到南省,只要他们参与这个项目,那对南省的经济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杨国华从商以来一直顺风顺水,这次的事件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其中撤资的大多数是台商和澳商。
杨国华皱着眉头忖道:“是不是海外的局势发生变化了?要不然台商和澳商怎么会撤资?”
海底公园可是一块肥肉,能参加这个项目大多数是财力雄厚的商家,杨国华想不通他们为何会放弃?
“莫非是有人想对付他?”
杨国华在国际上四处圈钱,得罪的人自然不少,不过他想不通这些海外的商人为何会撤资,得罪他不说,还把咬到口中的肥肉舍弃了,这有点不符合常理。
杨国华把这个窟窿补上,自然是十分简单的事。不说他暗中的财富,就说他名面上的财富,拿几百亿出来投资还是绰绰有余的。
杨大伟也接到了消息,打电话过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