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心的手中端着一杯不知从哪里搞来的酸梅汁,他走上前递给了孟海,孟海倒也没客气,直接接了过来。
玉如心笑着说道:“孟公子费了这么一大番功夫,究竟是要做什么?”
在远处交谈着的诸多夫子听到玉如心这番话,也都聚拢了过来。
他们也都非常好奇,孟海将大伙聚集在这街角的支灯架下,又是聊天,又是请大家吃饭,究竟是为了什么?
孟海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头顶,问道:“这是什么?”
不少人抬头。
他们看了看,已经彻底黑下去的天色,又看了看孟海手指所指向的灯笼,有人便说道。
“这是支灯架!”
也有人说道。
“这是灯笼。”
孟海听着他们的回复,露出些笑容,人就笑着说道:“你们说的都对,但是更准确的来说,这是光。”
在场的诸多夫子听到这话,一个个摸着脑袋有些茫然。
而不远处的玉如心听到这话,却露出了沉思之色。
孟海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几个地方,他说指向的方向都有支灯架,每个支灯架下都聚集着不少小摊小贩。
“光,可以说是人类活动的来源。即使是夜晚,大多数的百姓也会循着光亮的地方活动。而这里是北城,并不同于东城和西城,东城和西城商业发达,所以那个地方自然不缺光,但是从东城和西城赶往北城,大家伙的居住地就显得路途遥远,或许在宵禁之前还无法归家,又或者因为地面太黑,摔出个三长两短,可就不划算了。”
“所以只要有光,而且那种光亮不亚于东城和西城,自然会吸引来不少百姓。就比如我们北城有间美食楼,美食楼周围灯火通明,所以在美食楼的周围总是聚集着不少百姓。”
玉如心听到孟海这话,恍然地点了点头。
“所以孟公子的意思是要让光亮照遍瓦灰街,只要瓦灰阶当中足够亮堂,那就不缺人。只要有足够的人聚集,到时候搭建一个类似于唱戏的戏台,无论有人在戏台上说些什么,不管是传授知识还是一些科普,总会有人听。”
孟海听到玉如心这话,肯定地点了点头。
“大多数的人都在黑夜之前回家,因为黑夜象征着危险,因为人走在黑夜之中,心中总会不安。所以如果在夜晚有个极为亮堂的地方供大家休闲娱乐,我相信此处绝对会聚集不少人。东城和西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孟海这只是说了一部分。
有光亮,只是前提。
只要有了光亮,便会聚集百姓。
只要人多了,自然不缺过来售卖美食的小商贩,或者摆地摊的想赚一些外快的百姓。
而这种小摊小贩多了自然会形成一种链条,或者出现聚集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赏游玩。
如果在这期间再开一些提供游玩项目的场所,那必定也会吸引来更多的人。
孟海没有向众人说明这件事,因为即使他说明了这件事,在场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应过来。
这些人都是教授圣贤大道理的夫子,像这种商业性质的话题,这些夫子自然听不明白。
孟海于是就用手指了指不远处跑走的那些孩童和妇女,包括已经逐渐上了人群的打着棋牌的男子和聊天的男人们。
“他们为什么离开?不仅仅是因为天黑,还因为路面上不少摊贩也逐渐离开了,刚刚那边有五家小吃的摊铺,那边有八家,这边有12家,那边还有些卖地摊的,但是现在这才九点多钟,你们现在能看见售卖小摊小贩的加在一起,还没有六家。正是因为这些人的离开,百姓们察觉到街面的冷清,他们或许感觉到没意思,又或许意识到了该回家,所以他们这才离开。”
“而他们的离开,迫使整个街面更加冷清,这种冷清又会使得那些小商小贩觉得今天已经没什么买卖可做,于是收拾摊铺回家。他们收拾摊铺回家,又会促使街面上更加冷清。这是个循环,一个地方的冷清,往往是多个方面所引起的。一个地方的热闹,往往也是多个方面所引起的。”
孟海说的这番话,仍然让周围聚集的不少夫子感觉到茫然。
他们似乎听懂了,但是似乎又是一点也不清楚,孟海在说些什么。
也就只有玉如心双眼之中的沉思之色愈发浓郁。
他似乎想清楚了某些东西,所以他在看孟海的时候,双眼当中格外有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