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双方的战事算是已经停歇了,但是战争所引起的后续可还没有结束。
现在的秦国已经收复了北边的三座郡城,有大量的军兵团集,在新收复的北边第一个郡,泰兴郡。
此时已屯兵20万人。
由于秦国趁机收复北边三座郡城,使得秦国北边的边境线又向外延伸了数百里地,这就让秦国的北边边境线与周国的边境线更近了。
秦国北边聚集20万之众,这对周国来说始终是个威胁,尤其周国的内部,现在的内乱还没有解决。
如果秦国趁机再对周国的北边发动进攻,内忧外患之下,后果会怎么样谁都不得而知。
当然,秦国也不会趁此机会攻打周国。
虽说这也是个好时机,但是秦国现在粮食缺乏,伤兵如云,也不是对外发动战争的好时机。
但是双方的国主都担心对方是否会在其中动些小心思。
所以周国不得不派人前来议和。
相较于秦国,目前表面上一切都处于安定之中,周国的内乱更加严重,所以周国不得不派人前来求和。
当然,这中间还有许多因素,也正是因为这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之下,才使得周国派人前来的。
孟海很快地就想通了,这种种因素。
他抬头看向皇帝,说道:“既然如此,那陛下派我去鸿胪寺做什么?”
周国的使臣既然已经进入了京城,那安排他们住宿休息的地方,必然就是鸿胪寺。
赵琦缘听到这话,微微地抬起了头,随后摇了摇头。
孟海看到皇帝这反应,他倒是蒙了。
摇头?
摇头,这是什么意思?
赵琦缘说话了,只不过孟海觉得皇帝这番话表现得有些不太好意思。
“朕知道周国那边绝对有阴谋诡计,但目前还不知道周国那边到底搞了什么小动作,所以朕派孟爱卿先去瞧瞧。”
孟海听到皇帝这话愣了一下,然后,他就感觉到一阵无语。
觉得周国那边有阴谋,所以让他去。
现在连周国那边到底要做什么都不知道,就让他去,这对他是多大的信心啊。
孟海觉得自己有点愧对这信任。
他无语了,还是想再确定一遍:“陛下的意思是您现在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连周国那边是否真的有阴谋都不知道,所以让我去碰碰运气?”
赵琦缘想了想,点了点头:“朕觉得周国那边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此行必定有阴谋。朕觉得以孟爱卿的坏水……聪明才智,肯定能够查明周国此行的目的。孟爱卿是我大秦的栋梁之材。孟爱卿曾经在痉挛殿上也数次重复过这句话,想必以孟爱群对我大秦的忠诚,定不会辜负朕的期望啊,朕祝你马到成功!”
孟海听着赵琦缘这边左一言右一句,居然有一层赶人的意思。
没错,皇帝的确在赶人。
孟海被两个小太监请出了乾阳殿。
孟海有些郁闷地朝着宫殿外走去,身后的大牛仍旧在坚持不懈地服务着孟海,为其推着轮椅。
孟海离开皇宫,他想了想,直奔鸿胪寺而去。
孟海刚上马车就有两个小太监跑了过来,小太监的手中抱着一后落的文书。
这些文书记录着周国使臣的详细信息,全都是皇帝派人来调查所得的。
皇帝着急忙慌地将其从安阳郡调回京城,就是为了面前这不清不楚的周国使臣,孟海除了对皇帝这不靠谱的行为吐槽,也实在不能做些什么了。
鸿胪寺还是非常热闹的,毕竟整个鸿胪寺聚集着大量前来朝拜秦国的使臣,以及本着友好建交的各国使节。
孟海刚刚踏入鸿胪寺的大门,门口就有几个官吏围了上来。
孟海可以说是整个鸿胪寺的熟人了,毕竟之前冯亮那个案子的时候,孟海可是在鸿胪寺里待过一段时间的。
现在这位老熟人前来,自然有许多鸿胪寺的官员前来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