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金竹听到这里,心中一惊。
他自然知道太子来到了他的安阳郡。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太子此次前来用意为何,而且自大秦建国到现在,可是很少有太子随着一个大臣四处乱跑的。
像这种情况往往是皇帝安排太子到地方累积人气,建立功勋的。
结合孟海刚刚所。
齐金竹顺利地被误导了,他认为孟海所提出的建立海宣司是皇帝的意思,又派太子前来,是让太子在他的安阳郡积攒功勋。
安阳郡那可是整个大秦文风最盛的地方之一,自武宗皇帝之后,历皇帝赵琦缘这些年大搞文化建设,也正是因为本任皇帝对文化建设如此重视,我已拍袋子来到大秦文风最盛的地方之一,积攒功勋也是合情合理的。
目的也是为了为太子殿下日后登基铺路。
齐金竹脑海之中,电光石火地思索了许多。
甭管这些是否合情合理,齐金竹已经默认了皇帝是支持孟海建立海宣司的。
孟海看着神色不断变幻的郡守大人,他的眉头也缓缓地舒展,开始为这位郡守大人画饼了起来。
画饼嘛!
他当初实习的时候也经历过,甚至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就遇到过辅导员以及老师给他们画饼。
孟海咧嘴一笑:“郡守大人应该听过海宣司吧?”
齐金竹点零头:“略有耳闻!”
孟海顺势道:“既然郡主大人听过海宣司,那就应该知道我这个部门在京城近来的发展状况,那可是带动京城经济迅速发展,就连这次与周国以及西南部落之间的战争,有大笔的军费也是我这个的部门资助的。”
齐金竹听到这番话,暗暗地点零头,这一点他是知道的。
“我这个的部门竟然能够在京城带动京城经济的发展,那么拿到安阳郡自然也能够带动安阳郡的经济发展。安阳郡的文风顶盛,本身就是作为郡守大人您的功绩,如果在此期间安阳郡的经济还高速地发展,各种利民措施相继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百姓安居乐业,这又是郡守大人您大大的功绩!这在未来,那可是彪炳史册的大功劳呀!”
“百姓们安居乐业,手中赚的钱多了,所交的赋税也就多了。交的赋税多了,郡守大人应所得到的赏赐不就也多了吗……至少生活也能比现在更加富裕一些。”
“不才在下,在京城还是有一些薄面的。在皇帝面前,也是能够提上两句谏言的,如果郡守大人能够让整个安阳郡经济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那我也好在陛下面前为您美言两句。况且这次随在家一同前来的,还有太子殿下!等到陛下百年之后太子殿下登基,太子殿下想起之前他在安阳郡得到郡守大人您的相助,必定感激郡守大饶功德,到时候郡守大人以及您的子孙那可是……”
孟海坐在齐金竹的面前,这一番话下来,那感觉是掏心掏肺。
这得齐金竹也是眉头不由得紧皱了起来。
如果真按孟海所,百姓安居乐业。安阳郡经济发展,他确实能够得名垂青史之名。
而且正如孟海所,但凡整个安阳郡的百姓富裕了起来,他能够从中捞取的钱财也就更多了,他也能够从中捞取更多的利。
孟海在京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齐金竹早有耳闻,这可是整个大秦甚至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侯爵,年纪不到二十就已经有了侯爵之实,而且这还是在皇帝有意无意克制压制下的结果。
如果让孟海自由地发展,不到二十岁,封一个国公,甚至封个王都不在话下。
这样一个人,如果在皇帝面前为他美言几句,那他和他的家人真的能鸡犬升。
更何况,正如孟海所。
太子殿下还在他的安阳郡。
而且据他调查,京城不少国公、侯爷、伯爷家的贵公子也随同孟海和太子殿下来到了他的安阳郡,而孟海是这些饶父子。
这代表着,只要他将孟海这些人照顾好,未来等到太子殿下登基,他在京城的人脉必定高于其他人。
如此想来的确百利而无一害。
只不过作为混迹江湖的老油条,齐金竹还是敏锐地发掘出了其中的一些弊端。
不过,这些弊端相较于未来可能得到的一个,那简直不值一提。
孟海一副掏心掏肺的模样,看着眼眸不断闪动的齐金竹,他并没有着急再些什么,知道郡守大人心中的挣扎,彻底平息,脸上露出一抹坚定之色。
孟海这才笑着道:“看来郡主大人已经想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