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华夏文明的荣光,重建天朝上国的风采。
这样的想法在徐世昌等人的心中绝对不可能没有,只是在过去中国积弱已久,只能在列强的夹缝中生存,所以这样的想法自然只能深埋在心里,到最后甚至就连他们自己都遗忘了。
然而现在…
现在的中国就算不能说是世界第一,至少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强国。
随着国家的日益兴盛,这样的想法自然也就被他们从心底挖了出来…
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中国的日益强盛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所以根本不需要严光怎么动员,徐世昌等人就已经同意了。
当然这些,日、德、美、英等国是决然不知道的,在他们的眼里,中国和日本只是两个好的快要穿同一条裤子的国家。
另外一提,在赞同严光的同时,徐世昌和宋鼎寒等人的心里也在深深的内疚着,因为按照严光的计划,德国无疑还会被中国再坑一次,而且和上次不同,这次中国将会亲手替德国挖出一个深坑。
只不过他们都是从政多年的政客,或是久经沙场的军人,这些人都很清楚私人感情绝不能高于国家利益的道理,因此虽然心底愧疚,但他们还是按照严光的计划进行着…
(另外说明一下,德国的帝国新总理府是1938年才开始建造的,当时是希特勒给了施佩尔一年的时间来建造,不过在书里这个时间提前了一年,所以在38年新总理府就出现了。)
——————————
希特勒等人当然不知道严光的心思,在他们看来中日两国关系极好,只要能拉拢到日本,那么将中国也一块绑上战车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了。
其实不只是德国这么想,就连英、美、苏、法等国也同样在这么想。
不过也难怪,想要骗过别人,首先要欺骗自己,严光正在实行的计划就算是在国社政府内部也只有少数人知道,就更不用提德国和日本了。
至于临时翻脸的话应该找什么借口?
这年头别的不好找,难道借口还不好找吗?
何况以严光现在的威信,就算没有借口,该翻脸的时候一样可以翻脸…
并不理解这些,希特勒继续看着墙壁上的地图。
在安静下来后,赫斯等人很快明白自己应该出去了,于是连忙一个个的走出房间。
不过就在施佩尔也快要走出去的时候,希特勒突然开口道。
“施佩尔,你和我一起出去转转吧。”
“是!我的元首!”
不一会的功夫,希特勒和施佩尔走出了房间。
走在宽十二米,长二百米的大理石画廊里,希特勒满意的点头道。
“施佩尔,你做的很不错。”
听到希特勒这么说,施佩尔连忙低头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元首…”
这座宏伟的新帝国总理府是德**工部长施佩尔于1937年1月到1938年1月建造完成的(在历史上则是1938年1月到1939年1月),帝国总理府的核心是一个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式建筑。最早是1730年建设的。之后1796年买给radiziwill家族。1875年成为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的官邸。这里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使首相的工作方便。1878年进行现代化改造。魏玛共和国时期依然作为政府办公大楼使用。
1933年秋天,希特勒召见了施佩尔与保罗?路德维希?特鲁斯特,就建造新的帝国总理府一事进行询问。之后希特勒任命施佩尔为新总理府建设委员会的首脑。希特勒强调为方便集会和召见大众而建造一个俯瞰群众的高台,避免自己在街头被热情的群众包围。于是施佩尔设立了“历史的阳台”。我们今天还能在过去的新闻中看到希特勒在阳台向人群招手的画面。施佩尔在的回忆录中写道,希特勒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在一个剧场舞台的空间上,自己成为群众顶礼膜拜的领袖。
“历史的阳台”作用是希特勒的自我展示和接受德国民众的崇拜。新的第三帝国总理府则是象征德国进入一个新的第三帝国时代。希特勒说:“在1937年12月和1938年1月,我决定解决奥地利的问题,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无论是从象征性和功能上,旧有建筑无法满足。我要求艾伯特?施佩尔教授于1938年1月11日到1939年1月10日必须完成总理府的建造。”
根据新总理府建设委员会的历史档案,施佩尔回忆录完全是虚构的。详细的规划工作在1935年开始。同年希特勒自己设计了总理府轴向建筑与街道拓宽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