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佛被点着的炮仗,朱思彤炸了,“我说错了么?我们几个被绑架了,别说她,我们几个的名声早没了。蜀王府能接受她?我看哪,不如现成的在安南国的王子妃更容易些!”
想到现在萧无碍的身份,所有人都紧紧的皱着眉头。唯独陆星霜没有。
她现在已经大致知道怎么回事了。唯一的不解,就是前世为什么一点声息也不漏?不应该啊,一定有什么事情是她所忽略了……
蜀王是当今圣元皇帝的第八子;生母是外族人,早逝;曾为顾妃养子,顾妃有自己亲生儿子,不受宠;十二岁出宫就藩;有两位蜀王妃。
已经能确认的是先头的蜀王妃子,是萧无碍兄长,日后的荣亲王萧无为的母亲。继任王妃是安顺郡王的生母。
那萧无碍的生母,到底是谁?
一定不会是安南王妃。原因很简单,将来要问鼎帝位的,准公公,不是一个能被人轻易算计的人物。
他的部署手下或许有机会背叛,出卖他获取利益。但他的妻妾枕边人,绝不可能成为攻击他的刀子!
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他凭什么斗败了众多兄弟,登基为皇?
而萧无碍后来能击败嫡长子哥哥,他的母亲也不可能白璧有瑕。蜀王不能忍受,朝臣更无法接纳。
所以,思来想去,安南王妃的身份很是让人怀疑。
在升龙府住了大半个月,不引人注意的问询了这位让国民爱戴的王妃,到底什么来路。宫中之人知道的不多,但足够让熟知后世发生事情的陆星霜,找到蛛丝马迹。
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等待时间的证明。
大概要半年吧?
因为记忆中,蜀王带兵攻破安南国,大概就是花了这么长时间。并非蜀王领兵能力不高,而是路途遥远,尤其是运送军粮,真是要翻山越岭,一来一回差不多就一个多月过去了。再谈判,再交兵,再谈判,持续个几回合,差不多就是半年。
蜀王攻破升龙府之后,大肆掠夺。安南国主献出自己八岁的女儿柔嘉,属意嫁与蜀王之子。不过世子体弱,那位柔嘉姑娘更是,在返回大周的路上就死了……
之后安南国受此打击,民不聊生,一片狼藉。大周朝内也是喧闹无比,斥责蜀王无故出兵,攻击对大周臣服的附庸国,实属骄兵跋扈,不顾法纪。且掠夺财物,让天下臣民对泱泱大国心怀怨恨,弹劾的奏折雪花一般飞到圣元皇帝的龙案上。
可后来呢?
陆星霜迷惘的回忆着,好像就是从这,蜀王正式登上夺嫡的舞台,开始有了一点跟太子较劲的本事。
因为太子犯错,御史们上奏折弹劾太子属臣,皇帝总是下令惩罚,将东宫的属臣换掉一批又一批。而蜀王犯了这么大的错,皇帝竟然在朝堂上亲自解释。
当时的朱批是怎么写的来着?
“安南小国,肆意践踏上国尊荣,实属不逆!吾儿征伐有因。”
之后就象征性的闭门读书,轻轻发落了。
众多对太子失望的朝臣,这才发现远居蜀地的蜀王,一直简在帝心,并没有被皇帝遗忘。尤其是蜀王带着长子、次子进京之后,就常住京城,皇帝似乎也忘记要成年儿子就藩的事情。渐渐的,就有人聚集蜀王门下,开始为最后的夺嫡准备。
出兵进宫升龙府,是蜀王的重要一击。
对萧无碍、对现在的陆星霜,同样是。
萧无碍的身份应该就是在这次之后,明朗的让许多人知晓。他的生母,一定出身高贵。才能让朝臣们视而不见并非蜀王妃所出的巨大漏洞。
陆星霜心中有了几分猜测,之后就收敛了行迹,安安静静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萧碧玉一切行动都以她为标准,见陆星霜安定如常,她猜事情肯定不是最坏的,也就一颗心落下来了。
莫忧也是聪慧人,进入升龙府之前,他已经和家里人取得联系,加上他深得家族长辈喜欢,也没有身份名节的忧虑,深信一定会得救的,也妥妥的把心放在肚子里。
只有朱思彤一个人闹腾。
一个月过去了。
两个月过去了。
整个雨季都过去了,天气再也不湿润得让洗干净的衣服挂在屋檐下,几天过去没有干,反而能发霉了。
可朱思彤脸上再也没有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