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章节二,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谢谢。求订阅、求推荐票。)
……
归元二年,四月一日。
有谶语传唱坊间,大意为——荧惑守心、天石有字,皆为天公怒帝国疏于祭拜,故而示警。
一时之间,惶惶不可终日的百姓,竟信以为真。
紫微宫外,聚集万民请愿,声势浩大。
归元二年,四月二日。
杨天子下“罪子诏”,称天子乃苍天之子,子不供奉父亲,实为大不孝。
归元二年,四月三日。
骠骑大将军杨素出头儿,再议泰山封禅。
从属汉王杨武一脉的势力,纷纷出言赞同。
代表荥阳郑氏的左丞相郑岢,大力声援。
世家士族对祭天之事的围栏阻截,因内部分裂,拧不成一股绳儿,败下阵来。
归元二年,四月五日。
帝国征调民夫,洛阳百姓自发而来。
杨天子心有感发,不顾劝阻,于应天门外,接见十数位有德长者。
归元二年,四月八日。
杨天子征调兵马兖州、司隶州、冀州各地兵马六万众,自荥阳粮仓运粮八十余万担。
杨天子同天下令,以太子监国,驻守帝都。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杨天子是彻彻底底的放弃了太子杨勇。
泰山封禅是何等荣耀的大事,身为太子的杨勇,却只能躲在洛阳,瞅着其他兄弟被杨天子带去。
归元二年,四月十五日。
黄道吉日,紫气东来。
宜出行。
一切准备妥当,泰山封禅之行,自此开始。
紫微宫,应天门。
内侍大太监黄德,面色严肃,声音洪亮:“起驾!!!”
“轰隆隆……!”
大批车马向前,声音传遍整个洛阳城。
朱雀街上,早有无数百姓前来观礼,人山人海。
天子出巡,从来不是件容易、简单的事情,若非形势问题,只怕准备工作要做的更长,哪像现在,不过一月就开始了。
黄门宫女、皇后嫔妃、文武大臣、精兵悍将、民夫牛马……
人数实在太多了,多到杨天子的车撵走至荥阳郡的境内,洛阳城一带仍有人马刚刚迈步,队伍绵延近十余里!
吴凡有幸伴驾,与朝中的文武大臣在一起。
以部曲的身份,吴凡带上了高宠、吴用二人,石宝与马武让吴凡扔在府中,保护范增与郭嘉的安全。
朝中上下,与吴凡关系好的没有几个,他这会儿跟宇文成都厮混一处,谈天说地的模样。
然后……
“停驾!”
一声尖锐的叫声,车马急停。
“咚咚咚,锵锵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