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智罃有足够的手段!
“来人!”吕武对外喊了一声,一边将写好的竹简弄进套筒,再捆好加盖封泥。
凌走了进来。
吕武递出套筒,说道:“亲自送到下军将手中。”
凌接过套筒,严肃应:“诺!”
这位吕武曾经的戎右,已经为吕武服务九年。
吕武在“霍”地选了一个四边周长十里的土地,已经对凌进行了封臣仪式。
简单地说,凌已经可以叫霍凌,也是一名有自己封地的小贵族了。
这是吕武进行的酬谢。
另外还有宋彬、梁兴、葛存三人,吕武同样选了规格不一的土地,先后进行封臣仪式。
吕武的康概很是激励了手下的众人。
那些人成为贵族却没有脱离阴氏,依然是选择作为吕武的家臣,获得的封地交给自己的子嗣或族人进行打理。
吕武这是在开历史倒车吗?
从长远目光来看,的确是在开历史倒车。
问题是,要看现在是什么历史阶段。
有功不得赏,历来就是大忌。
老吕家用十年的时间发展到现如今的规模,哪怕其中九成九的功劳来自吕武的布局和总控,该奖励有功人员的事情还是必须做。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通透一点的讲,稳定了内部的人心,还是一种千金买马骨的行为,吸引有才能又有抱负的人来加入到对老吕家的建设。
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吕武用封赏自家有功之臣的行为,对外展示自己的大方。
任何时代,人设的运营都相当重要,吕武不会忘记这一点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吕武跟国君聊天时,会有意无意地分析到韩厥和智罃的行事作为,聊到国家内部需要以及对外邦交的操作,实事求是地认为智罃更有能力。
国君尽管很有主见,却是一个很善于接纳正确意见的人。
哪怕他察觉到吕武比较倾向于智罃,还是需要承认吕武讲的都对。
“‘苦成’久攻不下,如之奈何?”国君刚接到汇报。
负责攻打“苦成”的是中行偃,打了将近五个月依然没有攻下。
吕武可算是找到操作的机会,说道:“国中尚有多处难以攻下?我听闻‘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若各处得知君上宽仁,不攻而下也。”
做人留一线吧。
那么多地方难以攻下。
难道要打个数年?
要不,赦免某个谁,再做出裁定,能避免再流血,也能得到个宽仁的名声,对您建立威望会很有用的。
国君的几个执政理念都展现出宽仁的一面。
等于是他要建立这样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