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大概有三十五六岁的样子。
虽然不戴眼镜,也穿着随便。
但还是能看出一身的儒雅气。
赵怀宇继续介绍:“徐毅是高材生啊。”
徐毅连忙摆手:“哪里,哪里。”
“北大历史系毕业的。”
“真是高材生啊,咱们市一年才出几个。”
“听说白总考上清华了都没去,我这算啥。”
“人白总怕耽误发财,哈哈。”
三人聊了一会儿,介绍了一下徐毅的情况。
徐毅也是个有性格的人。
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政府机关上班儿。
从事文书方面的工作。
干了几年觉得不爽,前两年就辞掉了公职。
跑到首都来做图书。
干了一年也没挣到钱。
后来就被赵怀宇收入麾下了。
“你这样的人才到一个小城市的出版社干,有点委屈你了啊。”
“委屈啥啊,咱不也是从小城市来的吗?”
“还有一点。这是出版社下属的月刊社,本部肯定得设在郎房,哪怕只是个摆设。这样一来你就得来回跑了,很辛苦啊。”
“还行吧,郎房离咱们首都也没多远,比首都的某些郊区还近。”
“你住在哪里?”
“四元桥附近。”
“自己买的房子吧?”
“是啊,贷款买的。”
“不着急,很快就能还上了。既然你住在东北的位置。咱们的月刊社就设在燕郊好了,燕郊不也算郎房吗?”
“对,对,当然算,而且离咱们云图大厦也不算远。”
“至于咱们的广告公司和驻京编辑部,应该会设在朝阳公园附近,离你家好像也不远吧。”
“不远。谢谢!谢谢!白总您太客气了,不用为了我……”
“这也是为了咱们公司的发展嘛。”
民营干媒体这事儿其实属于灰色领域。
得采取迂回手段来干。
先成立一个广告公司。
由广告公司承包媒体的广告营运。
这样就间接地控制了媒体。
但好在出版社把月刊社社长的位置都让出来了。
这事儿就很容易操作了。
隔了一天,赵怀宇把出版社的人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