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化行提及北元时,玄烨就陷入沉默之中,他垂着眉头默默不语的坐在那,他同样也看过史书,尤其是这一段,更是字字翻看,字字推敲。早已经倒背如流了。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北元的身上看到了大清国的将来,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此役之后,黄金家族,也就是忽必烈家族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中央汗国的地位,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独立,先后降附明朝,再后来,永乐讨伐草原,将其余部荡尽,世间也就再无北元了。”
王化行的话声落下时,玄烨点头说道。
“对于明朝皇帝来说,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的元朝已经完结了,草原的那些新君主是一支没有显赫历史的民族,他们不可能如黄金家族那样具有无上的威望和号召力。那么,元对于明的威胁就应该自此结束了。当年,父皇为何对永历穷追不舍,也正因如此,永历是正统,不杀他,我大清国永远不得安宁啊!”
一声长叹后,看着王化行,玄烨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会在那里赶尽杀绝。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能够坐稳江山。为的是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玄烨又说道。
“这么多年,也就是你,能说出句真话来,其它人……”
可不就是这些年,可真没有几个人会说出这样的实话,他们都在那里想办法维持着大清国的面子。
也就是一群奴才,只有一群奴才才会千方百计的维护着主子的面子,而不是帮主子摆脱眼下的难关。
摇摇头,玄烨长叹道。
“他们心里知道,可却没有谁出这句话,于他们而言,也就是奉诚主子罢了,这忠言逆耳啊!”
他的话说得十分亲切,可也说得十分动情,甚至言词诚恳非常。大有一副到现在才认出忠臣的模样。
“朕这两年没用你,你有怨言也是对的!”
王化行连忙叩头说道。
“臣不敢!”
这个时候当然只能这么说,要不然的话岂不就是在说皇上是有眼无珠,不识忠良?
“算了,错已铸成,即便是朕现在重新重用你,又有什么用,大局难返了。这件事,朕失算太多,朕只想着中兴大清,却不曾想于明国来说,只要朕在,爱新觉罗家的大清,就是他们的心腹之患,他们是绝不会允许我们在那的,就像当年朱洪武灭北元,咱们剿永历一样,大家都知道,不能给对手喘息之机,只要朕在,我大清对明国就是威胁。兴乾皇帝一代贤君,又岂会看不到?这些年对我大清穷追到底,不把咱们大清国灭了,不把朕杀了,他就不能安卧中都,这……”
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当年大清国对永历就是如此。为的是什么?为的正是大清国能够千秋万代的坐稳江山,为的是不给子孙后代留隐患。
现在在明国的眼里,大清国也就是那个隐患。他们不杀尽爱新觉罗家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站起身来,玄烨在屋内走了两步,然后长叹道。
“所以,只要朕在一天,朝廷在一天,明国就会穷追不舍的,朕说的对吗?”
其实对于这一切,从书中看到元朝的下场。玄烨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将来,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的下场。不管不甘心,但是即便是在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呢?
现在大清国已经到了眼下这种地步,即便是在争,又能争出一个什么所以然。
跪在皇上面前,王化行叩着头颤声答道。
“臣无能,臣无能,让皇帝忧心如此,臣实在是罪该万死,万死。”
这个时候除了叩头认罪之外,就不能说其它的话了。再说话恐怕是要掉脑袋的。所以也就只能跪在这里唯唯诺诺的磕头认罪了。
“其实,黄金家族败了,但是蒙古人还是在的,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不是让大明丢尽了脸面?再后来达延中兴,其实,蒙古还是有机会再崛起的,只是……”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玄烨并不仅仅只是想到了蒙古人,他同样想到了那个逃到印度的蒙古人,他们当年是何等的仓皇,但是现在却几乎占领了整个印度。国土之辽阔甚至不逊于大明。
既然他们可以,为什么大清国就不可以呢?
在大清国的实力可是远远超过当年那群形同乞丐的蒙古人。
当然并不是没有区别的,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大清国的身后有一个不死不休的敌人。
对于大明来说,只要他爱新觉罗玄烨。还活在世上一天。他们就绝对不会放过大清。只要大清的朝廷还在,他们就会继续追击下去,哪怕是天涯海角都不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