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走,至少可以比陆路快上七八天时间。
剩下的流人,则继续走陆路,前往平远城。
三天以后,贾府一行人从通远堡启程,前往北海。
刘更新等许多村民,则到此送行。
车队在界碑旁边停住,老太太在鸳鸯的扶持下,下了车,回头向南方远望着,久久不语。
其他人也向老太太一样,默默伫立。
“琏哥儿,将来我归西那天,记得把我送回金陵老家的祖坟里去。你们两个都听见了么?”
老太太看着贾赦和贾政,神色严峻。
“母亲长命百岁,不要说这不吉利的话。”
贾赦不在意地说道。
“我又没说这就死了,只是叫你们记住我的话。”
“儿子记住了。”
“好了,你们都跪下,给故国家乡磕头。从此以后,咱们贾家跟这个朝廷就没有关系了。哼,他们想把咱家赶尽杀绝,简直是痴心妄想。”
众人纷纷跪下磕头,不禁就有人留下泪来。
“走吧,不要回头,一直往前走。”
老太太说完,率先跨过界碑。没有等马车,而是拄着拐杖前行。一直走了有一里来地,才上了马车。
上车就一直面向前方,竟然真的没有回头一次。
三天后,一行人抵达上河口,冯紫英已经在此安排下了船,一行人就在此上船,准备前往平远城。
贾府人刚上了船,就见一艘快船过来,速度很快,几乎就与贾府船擦身而过。
“你们是怎么开船的?差点儿碰到人家,大老王,你不想跟我混了?”
一个女声传来,声音虽然严厉,却仍是娇滴滴的。
就见一个戎装丽人,站在船头。头戴船型帽,身上背着一杆长枪,腰里挎着一支短枪。
船身虽然摇晃,却仍然稳稳地立在船头。
一张俏脸,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飞舞的神采。
此时,老太太、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李纨等人,正坐在船头看着湖面,琥珀正在给她们沏茶。
“你们听见了么?我听着声音,怎么好像黛玉似的。”
“老祖宗一定是想黛玉想疯了,冯紫英不是说了么,黛玉在平远城呢,怎么会在这里?”
王熙凤笑笑道。
“凤哥儿,你眼神儿好,好好看看,到底是不是黛玉。”
此时那艘船已经过去,正在靠岸,王熙凤走到跳板上,就去看那个戎装女子。
这一看,不仅大吃一惊,还真的很像黛玉。
“黛玉,黛玉。”
听得王熙凤喊,那个女子走过来,突然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