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大臣们一个个的都很勤快。该上朝的,没有一个落下的。
即使有些身体不佳,也拖着病体来了,没有一个告假的。
这个帐,谁都会算。如果这个时候不表现的积极一些,被皇上认为是有意怠慢,今后可就不好混了。
但是,上朝的滋味似乎也不好受。因为现在一上朝,议论的几乎就没有什么好消息。
今天早朝议论的中心,就是一个字:“钱”。
朝廷如今非常缺钱。
南方剿匪,银子花的像流水似的。尽管已经花了很多钱,但是匪患似乎没有清除,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原来还只是两广,湖南和江西闹匪患,现在匪患已经开始向湖北和安徽蔓延。昨天兵部接到报告,福建也出现了匪患。
在江苏和浙江,也有红莲教的匪众,开始聚集。
如今,三藩四十多万兵马,已经有三十多万人开始出击,四处剿匪。
这些匪患出现得很奇怪,几乎是一夜之间,在各地同时出现的,而且越是剿匪,匪患就越严重。
蔓延的速度也很快,地域上也很广阔。
各地官府的军队,对于本地出现的匪患,基本上都是束手无策。只有三藩的兵马到了,才能稍微控制形势。
“众爱卿,匪患之事,如今你们都知道了,都说说,如何解决饷银的事儿吧?”
对于钱的事儿,天佑天子也比较头疼。
众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意吱声。
“户部,你说说怎么办才好?”
天佑开始点户部尚书罗木生了。
“回禀皇上,臣为此日思夜想,想出了两个主意。”
“哦,有主意?好好好,快说说。”
“其一,如今朝廷岁入不足,各地剿匪耗资巨大,但帝都以及各地,多有富商巨贾,豪族世家,累世经营,积攒下巨大财富。这些人,世受皇恩,如今朝廷危难之际,理应效力。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皇上可下旨叫这些人家,献上财物,以解燃眉之急。”
罗翰林这一说,大臣们就是私下一阵议论。太和殿内,顿时嗡嗡一片。
“嗯,此举倒也是个办法,众爱卿,谁有异议么?”
谁有异议?很多人都有异议,但是谁能在这个时候出头反对。
“众爱卿都是识大体之人,此举合乎天理,顺乎民意,准了。不过,罗爱卿,你出的主意,你准备出多少啊?”
“回皇上,臣虽然家徒四壁,但也愿意为皇上出力。臣打算把几个祖传的宅子和一些土地典当出卖,出一万两。”
“好,罗爱卿如此高风亮节,他人必将群起而效之,就照着你这个数,每家一万两,就是如此了。你的第二个主意呢。”
“回皇上,这第二个主意,就是臣听说,有的世家大族,累受皇恩,不思报效皇恩,反倒是仗势欺人,多行不法之事,贪赃枉法,搜刮钱财。如此之人,辜负圣恩,民愤极大,理应查处。一来可以匡扶正义,二来可以查抄他们的不法之才,弥补军费之不足。”
“嗯,准了。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顺天府,此事你们要多多用心。众爱卿,谁有异议么?”
这一回,会有人有异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