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以前在农村看过老人们用猪的胰脏制造出猪胰子皂来,既然猪胰子能用,那么同理用鲸鱼的胰脏应该也能制造出肥皂来。
首先是取点火碱,做成碱水(古代农村)。
先是去除鲸鱼胰脏上的油脂,挑去筋络,再将胰脏剁碎,放在青石板上用棒槌捣成糊状,然后放入特大的木盆里搅动。
在搅动的同时,把事先做好的碱水倒进去,这样木盆里面的东西就会变得越来越黏,变得稠密。
等到搅不动时,把里面的东西扣出一块,放在干燥处晾干,这鲸鱼胰子皂算是做成了。
用手一撮,就能产生好多泡沫,把手洗得很干净。
只是,这样做出的肥皂看起来黑乎乎的不好看,闻起来一股异味之中夹杂着些香气,比起纯粹的猪胰子皂倒是好闻多了。
李仙本来也没想过第一次就做出香气扑鼻的香皂来,只是想看看鲸鱼的胰脏能不能用来做香皂的原料,此时一看可以,便精神大振。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想办法使肥皂好看,再加入些香气,就可以了。
有关猪胰子皂的配方,自古以来就很多。
比如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就有多款香皂的配方,就是将猪胰与白面、鸡蛋清调在一起,晒干之后加上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麝香、丁香五种香料,一齐捣成细末,再与白豆屑混拌。
宋朝杨士瀛所著的“仁斋直指”中也有详细的香皂配方:“白芷、白附子、白僵蚕、白芨、猪牙皂角、白蒺藜、白敛、草乌、山楂、甘松、白丁香、大黄、稿本、鹤白、杏仁、豆粉各一两,猪脂(去膜)三两,轻粉、蜜陀僧、樟脑各半两,孩儿茶三钱,肥皂(去里外皮筋并子,只要净肉一茶盏)。先将净肥皂肉捣烂,用鸡清和,晒去气息。
将各药为末,同肥皂、猪脂、鸡清和为丸。”
到了明清时期,又在香皂里添加檀香、排香草、广陵香等香味浓烈的草料,使得香皂闻起来更香。
跟陈谦一商议,陈谦对香皂的制作也很感兴趣,愿意大力支持。
于是,陈谦去买些记录有香皂配方的书籍,再买些香料,两个人就一起研究香皂的制作方法。
绝大部分香皂的主要原料就是猪胰脏和猪油,这就用鲸鱼的胰脏和鲸油代替就可以了。
经过多次实验,两个人决定选用抹香鲸等自带香气的鲸鱼胰脏和鲸油,这样做出来的香皂本身就会有浓烈的香气;另外,鲸鱼油的投放比例合适,就可以使得最后做出来的香皂更白一些,很大程度上改善外观。
至于其他香料和配料,本身对香皂的去污能力反而是有害的,只不过可以添加香气而已,因此可以看情况加减。
不过,李仙倒是提议增加一些天然燃料,这样能对香皂的颜色能有更多改观。
两个人一起捣鼓了一个月,花了十多两银子,终于研究出外观和香气都不错的香皂配方来。
再制造出合适的模具来,把香皂压入成型,一款正上方有莲花状浮雕印,闻起来清香扑鼻的香皂就面世了,至少比李仙以前看过的手工皂要好看和好闻多了。
至于功能,不管是洗涤功能还是美容功效,也都是杠杠的。
归根结底,这还在于鲸鱼胰脏和鲸油质量远超猪胰脏和猪油。
如果是在现代社会,鲸油香皂是最顶级的奢侈品,猪胰子皂只是农村里才有的低级产品,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东西能卖钱,而且能卖大钱。”看着做好的香皂,陈谦的眼神都变得狂热起来。
“光有好商品还不行,还要有相应的商业模式辅助。”李仙说道。
他们买的鲸鱼胰脏可比猪的胰脏便宜多了,而且也比猪的胰脏更容易获得;至于鲸鱼油,本来不便宜,但是他们将鲸鱼骨头熬出油来,成本也比猪油低了很多。
只是,成本低廉,不表示要走低端路线。
一块香皂的制作成本包括人工也不到一分银子,也就是十文铜钱,但两个人订制精致的木盒装上香皂,然后每块香皂批发价定为五十文钱,零售价定为一百文。
销售的时候,首先就是走寺庙道观路线,就是委托雷州三县的各个寺庙和道观代卖,等卖出去之后再分钱。
这香皂配方虽然常见,但是通常只有最顶级的世家大族才会自己制作香皂家里用,在市面上卖得却很少。
等到这些道观寺庙给上香的大户人家推荐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引得有钱人家的内眷们争相购买,一时形成抢购热潮。
鲸油其实是一种天然的催情药物,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就像骨头对狗有致命吸引力一样,鲸油也对人类有着强烈而独特的吸引力,这使得它比其他所有种类的香料更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