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感受到朱高煦的目光,也知道是自己开口的时候了,因此他开口道:
他们会这么想,是因为他们的祖辈都是书香门第,而新政学子不会。
朱棣开口回应,户部尚书郭资见状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汇报工作。
朱棣的定额规划倒是没有人反对,因为群臣都知道,过去几年无疑是辽东、四川、河南三省受惠的时期。
二十四万六千四百三十二人,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目。
“经户部计算,去岁入粮三千五百万石,其它各类折色岁入七百余九万六千余贯。”
郭资如实回答,朱高煦闻言颔首之余,也不由将目光放到了朱棣身上。
“今岁税粮定额三千五百万石,新增加的五百万石,分别划给安南二百五十万,辽东各一百万,贵州、四川、河南各五十万。”
四大土司被剿灭后,沐春还需要和李景隆配合剿灭、招抚黔南地区的诸蛮夷。
“金三万五千两整,银八十九万五千余两,铜一百九十五余万贯。”
“北直隶、河南、山西、贵州四地即日起执行新政。”
要对抗上百万知识分子,这连皇帝都很难做到,就连朱高煦都是先从吉林城一步步巩固基础才能有自己的基本盘和群臣对抗,而群臣能不能拉出那么多学子与新政学子对抗?
在沐春的兵锋下,以及四面八方明军的包围下,宋氏、安氏这两個土司开始接受改土归流,而朱棣给他们的待遇也不差,正一品的散阶和武勋待遇,外加迁移成都府,赐庄田万亩。
“设贵州三司,设贵州十六府,另外六部商讨设置七十二县。”
他们可以拉出来,但他们拉出来的学子,又有几个人看得上粮长、里长、吏员等这些刀笔吏的工作?
儒学体系下的学子,目标都是参加科举,选中进士后平步青云。
“贵州三司设立后,立即迁徙山中之民前往四川眉州、潼川、嘉定、保宁等地,由朝廷分发口粮、农具,派遣里长与粮长,带领他们开垦荒地,自给自足。”
尽管大家对这都没有意见,不过总是吃老底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传俺的旨意,将播州分为遵义府、平越府,将思州与思南拆分为思州府、铜仁府、思南府、石阡府、镇远府、黎平府、新化府,将水东水西拆分为毕节府、威宁府、盘州府、贵阳府。”
“去岁天下田亩数为五百四十六万七千九百一十九顷三十二亩六分。”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过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众人还是忍不住的深吸了一口气。
现在要推行新政的,不仅有皇帝和东宫太子,还有新政体系下的上百万学子。
“去岁天下户数一千四百三十四万七百五十五,口数七千二百四十六万九千四百二十七。”
相较于他们,新政学子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对于他们来说,读书的成本并不大,除了书本费和口粮,其余都是朝廷支付的,而他们只要毕业达到标准,就能带领全家摆脱贫困。
儒学学子们看不上的刀笔吏那二十贯俸禄,却是大明九成九以上百姓需要在田地里辛苦三四年才能赚到的财富。
二十贯俸禄,以当下的米价都能买五十石米,是江南二十五亩田地的产出,是北方五六十亩耕地的产出。
“一人从吏,全家吃饱”这句民谚便是从永乐五年,官学学子开始大批毕业的情况下开始传出的。
以当下新政学子的毕业数量,任谁都清楚早毕业的人能早吃饱,毕竟吏员、教习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就单说今年毕业的学子数量,那足以填满四省的县镇教习、吏员,乡镇里长、粮长等全部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