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中医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 第二节 常用方剂(第3页)

第二节 常用方剂(第3页)

【用法】水煎服,分两次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半表之邪,疏泄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郁热,为臣药。柴胡和黄芩的配伍,一者升散,一者降泄,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气由表及半表半里,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驱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清热,扶正祛邪之功。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慎用。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半夏12g黄芩、干姜、人参各9g黄连3g大枣4枚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分两次服。

【功用】和胃降逆,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脉弦。

【方解】本方证主治肠胃不和,寒热错杂的痞证。方中重用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寒热错杂,又缘于中虚失运,故方中又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综合全方,寒热互用使阴阳和谐,苦辛并用使升降复常,补泻兼施使虚补实泻,皆为本方的配伍特点。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四、清热剂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主治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根据里热证的病邪部位(在脏在腑)不同,发病阶段(气、营、血)不同,病变性质(虚实)不同而将本类方剂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等六类。

清热剂适用于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炽盛而未结实的里热证。故应用清热剂时要辨别热证的虚实、部位的不同而选方。清热剂内药物大都寒凉,久用易伤阳败胃,故用药时宜中病即止,不宜太过,必要时可配伍醒脾和胃之品。

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石膏30g知母10g甘草6g粳米9g

【用法】先煎石膏,煮米熟,去渣温服,每日服3次。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证由外感寒邪入里化热,或温病邪气传气分所致。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专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制阳明气分内盛之热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亦可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为臣药。石膏得知母,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是常用的清热生津配伍结构。粳米、炙甘草益胃护津,又可防大寒伤胃之弊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退。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g生地黄15g元参9g竹叶3g麦冬9g丹参6g黄连5g金银花9g连翘6g

【用法】做汤剂,水牛角切片先煎,后下余药,每日服3次。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方解】本方是治疗温病热邪初入营分的代表方。邪热入营治当清营解毒,犹可透热转气而养阴。故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君药。热盛伤阴,用生地黄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滋阴降火解毒,三药共用,既可甘寒养阴保津,又可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共为臣药。君臣相配,清营热而滋营阴,祛邪扶正兼顾。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黄连苦寒,清心解毒;丹参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可防热与血结。上述五味均为佐药。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入营分者。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组成】黄连9g黄芩黄柏各6g栀子9g

【用法】煎服,每日分两次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为泻火解毒的常用方。使用于热毒壅盛于三焦之证。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