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用了轨道,车轮摩擦力大大减小,可以一次性拉很多货物,还可以链接好多个车箱,据说行驶速度每小时就能达到六七十里,一昼夜能达到一千三四百里左右,比所谓的八百里加急还要快近一倍。然后根据马的体力,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站点,也就是“换马站”,到时候,会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卸下拉车马匹,换上新的马匹。端亲王道:“你的意思是?”晏时玥道:“青鸟快递啊!要做就做大,这事情朝廷不做,还有谁能做呢?”秦始皇时期的枕木,做过防腐处理之后,后世仍能保存完好,所以这驰道修了,真的是可以传于后世的。而且若是萧棠枝那边有了进展,也可以启用蒸汽火车,但,一定时期之内,就算萧棠枝造出来了,她也不想投入使用,还是那句话,要稳着来,走的太快,会打乱现有的社会结构,还有可能引起野心家的觊觎,一定要慢慢来。端亲王背着手儿,在室中踱来踱去。这个工程,太大了,时间金钱精力上都是耗费巨大。晏时玥等了片刻,知道这个决定很难下,也不催他,就起身走了。她先忙自己的事儿。她跟承圣帝商议之后,放出风声,说上书房的几位小皇子和世家公子,喜欢各地的民俗诗歌,想借此了解各处的风物人情,浅显流畅者为佳。然后又叫许问渠写了一首做例子。关键就是特色,体现当地的特产、风俗、风景种种。然后她又找了个日子,与许问渠几人,一起宴请了几个她挑中的小说作者,让他按她们提出的修改意见改好了之后,玥坊会出资,免费帮忙刊印一千套,之后若有银子可以加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态度如此明确,大家又不是傻的,自然纷纷向这个方向努力。而且这个年代的人,对于琢磨上意,是很有几分心得的,真到了二三品大员那个层面,会考虑一些诸如新帝对福晏殿下的容忍度有多高……这种种的问题,但对于底层官员来说,真的不用想太多,不管怎么着这都是一条金大腿,抱就是了。于是许多官员各施手段,要不自己写,要不找人写。选择多了,自然可以优中选优。而且这些人有许多并不缺银子,自己就可以刊印,著者成名,荐者也在相爷面前挂个名儿,皆大欢喜。天下歌转过年之后,晏时玥手头的诗歌收集的差不多了,许问渠都细细看过,她又去找了贤亲王,想让他联络邻国,能不能也来一首诗歌什么的,放进去。贤亲王搁下手里的事情,陪着她去了国子监。国子监现在还真有不少邻国派来的使者、皇子皇女等,地位最尊的是喀喇汗的公主,汉名叫江沅、南诏国的皇子郑平青。晏时玥这还是头一回见他们,两边施礼毕,晏时玥把来意说了。南诏国自前朝时起,便由汉人统治,郑平青的父母都是汉人,来大晏也是适应良好,道:“我们南诏号称人间四景!风、花、雪、月!是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江沅肤色略黑,眼睛特别大,眼窝很深,是一种特别有异域风情的美,她汉话还说不太利落,道:“我们有草、有花!躺在草地上,星星会落进你的眼睛里!”其它几国的使臣也是争先恐后的发言。毕竟是国际友人,晏时玥的态度好的不行,笑眯眯的听着,还叫了几个国子监的高材生来,帮忙捉刀,争取把他们口中的美景尽付于诗歌之中。一边说着话,便感觉不止一人盯着她看,晏时玥回头一笑,郑平青几个急低下头,笑的十分不好意思。她不知道的是,郑平青以及其它诸国使臣,几乎所有人回去之后,都在说起同样一个话题……就是她?这么久的时间,足够他们查清楚,大晏所有的新奇之物,不管是富国的,还是强兵的,全都是出自这位之手,可以用很江湖的一句话概括之:“得晏时玥者得天下”。他们来此,全都是带着任务来的,首先要与她交好,有机会的话……劫回本国!但一定要做的干净。不然若是引动战火,那就得不偿失了。可他们来时,晏时玥跟着明延帝去了江南,之后又是帝位更迭,国宴上这一位不露面,递帖子也石沉大海,他们又不敢表现的太殷勤,怕叫人生疑。一来二去,直拖到了现在,才头一次面对面。可就算见了面,当着这么多人,要交好也不容易,要劫人,她身边护卫众多,王府更是里外三层……除非她离开长安。离开长安,才有可能找到机会下手。晏时玥花了两天的时间,把他们那几处的诗歌,编入其中,取名为“天下歌”,然后刊印发下去,并请乐师谱了简单的曲子,让人去传唱。谁也不知道她做这些是为了什么,但傻子也看的出,并不是为了赚钱。如今四只小猫儿也进了上书房,家里几个孩子,连同褚宁远家的,也不管几个了,全都做为伴读跟着去了,上书房反倒是霍家的孩子最多。幸好如今新帝在位,起码有十几二十年,气氛都是平和的,所以上书房的气氛也是蛮好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端亲王找上门来。他摊开一张舆图,跟她道:“你看看。”就是上次说的驰道的事情,他选了几个路线,例如长安到江南、例如长安到西北,还有从南到北等等。端亲王做事情一向极细致,细致到几乎苛刻,舆图极大,上头山川河流都标注的十分详细,而且他显然已经请教过工匠,上头还标了一些土质地质的参数。端亲王道:“此事计之长远,有火药在,穿山而过并不难,若有村落,也可以迁走,曾有水患之处,要考虑到风险……”晏时玥细细的看了,道:“我没什么可说的了,我觉得你做的很好了。”她看了他一眼:“小四爷,你又是我的偶像了。”端亲王没听懂,横了她一眼:“别说怪话!你与我一起去见皇上。”晏时玥应了。两人一起去见了承圣帝,承圣帝细细的听了,把舆图一收:“走,我们去见见父皇。”一行人就去了万年园。承圣帝登基以后,起初明延帝还在宫里的时候,他时常拿朝事过去请教,后来明延帝搬进园子,就不许他再来了。这还是头一次过来。没想到来的时候,就见明延帝和恪亲王正坐在一起聊天,气氛看上去居然还不错。昨儿明延帝忽然想起恪亲王,就叫他进了园子,给他画了个画像。一晚上就画出来了,明延帝抱着年糕,画的着实是栩栩如生,明延帝赞了几句,结果恪亲王谦虚的道:“也没什么,画虫子练出来的,你比虫子好画多了。”明延帝:“……”他气的又想发火。结果想起之前皇后说的那件事,再想想晏时玥说,他其实不是无情不是凉薄,是感觉不到喜怒哀乐,又不由得心软。就耐着性子跟他聊了一会儿。其实他说的那些话,不当成故意气人,聊下来就还好。结果正聊着,承圣帝他们就来了。明延帝道:“什么事?”承圣帝道:“有事情想跟阿耶商量商量。”端亲王跟着行了礼,面上八风不动,内心十分惊讶。他手上事情多,不怎么来园子,乍然一见,明延帝红光满面,感觉年轻了好几岁!而承圣帝心里稀罕,心说明延帝居然没骂恪亲王?于是说了一句:“十四叔也在这儿啊?”“嗯,”恪亲王很奇怪的跟他道:“你都自己当了皇上了,还来找你爹?你是不是不大聪明啊?”承圣帝只能呵呵。晏时玥道:“十四叔不许说话!赶紧跟皇上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