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农家小福妃动漫 > 第292页(第1页)

第292页(第1页)

“再玩两天嘛!”唐时玥浑然忘了她是怎么劝唐俊琛学习的:“应该挑个黄道吉日再开始看书,生活需要仪式感,总不能说看书就看书啊!”许问渠笑而不语。结果晚上书坊把做好的三国杀卡牌给送了过来。唐时玥过去找许问渠几个,老远就听到君不偿在跟许问渠说话:“主子说潘安是古往今来最有名气的花样美男!他家里每次没果子吃了,就驾着马车去车上转一圈儿,然后把脸一露,就有人给他丢果子,能把车装满!主子说她希望她将来也能这样,所以要叫潘安。”许问渠连连失笑:“原来如此。”他笑向他道:“你着实口齿伶俐,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君不偿,主子说,我的名字是她起过最有学问的名字了。”“哦?”许问渠问:“哪几个字?”君不偿道:“不知道,小的不识字。只是主子说,因为我很会吵架,君子动口不动手,所以要姓君。又因为动口的时候不带脏字儿,气死人不偿命,所以叫君不偿。”许问渠笑出声来:“果然很有学问。”唐时玥隔窗叫他:“先生!我拿了一个好东西给你看!”“是什么?”许问渠从房间里出来,墨发犹湿,看了一眼她手中,便笑道:“若是玩物就算了。”“别啊!”唐时玥道:“你们不是明天才开始念书么?我还想你们谁帮个忙的。”许问渠便接了:“是什么?”唐时玥道:“是一种卡牌。”她跟他说了说打法,然后等着唐时嵘和霍祈阳出来,又叫了丁小眼,五人开了个局玩了几把。打法简单,一学就会,连唐时玥自己都有点上瘾。但许问渠几个,不愧是一脉相传的狠人,只玩了几局就纷纷表示:“确实很有意思,但我要去看书了。”唐时玥无奈道:“我想写一个打法说明,因为这个还是有一定门坎的,所以说明书可以稍微文绉一点儿,谁能帮我写一个?”许问渠道:“要刊印么?”“对呀!”许问渠便道:“那我写吧。”又向唐时嵘两人道:“你们去吧。”他就跟她去了书房。唐时玥的书房很大,现在有琳琅收拾,还算整齐,书架上仍旧全是各种杂书,一本正儿八经的也没有,桌子很大,桌上练字的纸张也都摆的整整齐齐。唐时玥匀了墨和砚给他,一边也提了笔准备写。许问渠一看桌上砚台,全是上好的端砚,笔也是极好的宣笔,笔杆雕花精美绝伦。许问渠忍不住摇了摇头:“真是暴殄天物。”“喂!”唐时玥不满:“你怎么说话呢?我现在写字也很好了好吧?”许问渠笑道:“说的也是,上次你写信,看你字体变了,可是换了字帖?”一边说一边走过来,看到收拾的齐整的字帖,便翻开看了看,眼神微微一凝:“这是……圣人所书?”唐时玥点了点头。许问渠默然。直到此时,他才信了明延帝确是视她为女。要知道,就连他给她写的字帖,也只是抄录一段现成的文字,而明延帝的字帖,却是挑着极常用的字,一个一个写下来的。这费的心思,可就多了。明延帝的字显然下过苦功,笔力遒逸,入木三分,虽然看的出不是常用的字体,却仍显得极为秀美挺拔,有帝王之气。而唐时玥临的字,确实得了几分“形”,下笔却软柔无力,撑不起字的神韵。如果说明延帝的字如飞龙在天,那唐时玥的字,则是奶凶奶凶的小龙,角儿茸茸却摆出神气活现的样子,十分可爱。许问渠看的有些发笑。这个时候,唐时玥已经把简单的规则一挥而就,还画了一副挺丑的示意图,拿起来随便吹了吹,就连着卡牌,叫丁小眼送进宫里去了。隔了一晚上,明延帝答复,说“纸牌还算有趣,武将名字笔力不佳。”笔力不佳么?唐时玥看了看,好像的确写的太端正了些,不够龙飞凤舞,于是又去骚扰许问渠,叫他把武将名字和武将技能全都重新写了。要知道这年头,改一处,全套雕版都要重新刻,所以一时半会儿,她们还是只能玩旧的。三国杀也是火过一阵儿的,在大晏这种环境之中,因为离那种感觉还很近,所以玩起来更觉得有意思。家里养滚滚的狼人孟以求和盛齐是,没几天就真的成了“好基友”,周仲朗还给她画了一副她和两只滚滚在一起的画,然后陈大亮做了首诗,许问渠写字,三个人玩的很乐。只是在唐时玥的坚持之下,许问渠很屈辱的把这副画命名为“玥家滚滚图”。唐时玥臭屁的叫人把画拿去装裱,觉得将来她可以名垂青史了……毕竟也是家里养滚滚的狼人。陈大亮是经历过会试殿试的人,有时也会与唐时嵘两人说说,不知道是不是得了他们的建议,许问渠隔天跟她说,想叫唐时嵘两人去太学。唐时玥不了解情况,叫过丁小眼来问了问。大晏的最高学府有国子监和太学,国子监主要招收官僚世家贵族子弟,律“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为之”,太学则是庶族平民子弟。同样都设博士五人,掌教及助教若干。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国子监不管从师资力量,还是外部环境来说,还是要比太学好几分的。但要说事少,环境单纯,学习氛围浓,那就还是太学。许问渠考虑的是太学,唐时嵘也赞同,被唐时玥一口给否了。她跟她说:“阿兄,我觉得,太学的环境与当年的宗塾差别应该不会很大,重复同样的事情没有意义,而进入国子监,你会因为举人身份、贫穷、攀附、福娘娘,”她点了点自己的脑门:“种种原因,而受到关注、歧视甚至刁难。”“我知道,”唐时嵘道:“所以我才说太学好,不是说那边大多的人,都是一心向学的……”“就是因为这样,我才说不好。我一直觉得,做学问和做官是完全不一样的,才子未必是好官儿。现在你距离出仕只差一步,现在的你,需要的是扩大交际面,培养交际能力。哪怕你将来要做孤臣,你也要学会如何拒绝的吧?”“我觉得国子监这种权贵云集,而且大多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中二少年的地方,是一个‘炼心’的好地方。你缺少的是这方面的阅历,你要明白,每一份阅历,都是永不会丢失的财富。如果你在这种环境之下,还能学出门道,不忘初心,那之后做人做官做事,就没有大问题了。”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不能跟信息爆炸的时代相比。这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大家接受信息的方式,就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所以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因为“圈子”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至关重要。就好像她觉得当初的孟恣扬、如今的晏亭月,思想都很“宅斗”,是因为他们蠢吗?并不是,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就是这些,他们确实不“识”大体。就像霍祈阳,他虽然只有六岁,可是他小小年纪就见识过战争,经历过生离死别、贫穷和富贵,忠诚和背叛、脚下踏过千里路,他所经历的,也许比很多六十岁的人经历的都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