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战局是这样的:第三十旅团完全被赶到了竹竿镇以北的淮河南岸,勉强占领了李堂乡、关店乡等几个规模人口多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河畔村庄作为据点继续顽抗,而兵力是日军三倍的中国军队则在第30旅团的东西南三面团团围住了日军,并且在四十多公里外的潢川和光山,中国军队五个师掐断了第30旅团和第16师团互相支援的路上通道。
通过侦查兵的侦查,获知日军在,获知日军在淮河上修建浮桥后,孟翔立刻命令特务营在淮河下游的牛岗镇附近砍伐木头,制造了数个大型木筏,又从手里的三万多个水性最好的士兵,悬以重金将这些士兵编为水下爆破敢死队。当天晚上,刘鹏飞带着特务营的八百多士兵乘坐木筏逆流而上,行进到距离日军修建浮桥百米的地方,然后全部上岸作战,跟着乘坐在木筏上的敢死队士兵们则背着炸药包、叼着呼吸管,从水下潜泳游向日军的浮桥。与此同时,登陆的特务营官兵们则奋勇作战,摆出一副要在陆地上大举进攻日军俘桥的架势。拥有一百多支冲锋枪和十多挺轻机枪的特务营一上来就在近战火力上压得附近守卫河畔的日军抬不起头来,并打日军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就连正在加固浮桥的日军工兵一大半也放下手中的工具,拿起三八大盖赶到参加战斗,这样一来,日军就完全忽视对浮桥本身的防护。短短二十分钟后,从水下潜到浮桥边上的敢死队员们纷纷拉响了已经绑在桥身上的炸药包。在十多团把夜幕照得亮如白昼的火光和震得和河面波涛汹涌的爆炸中,这座承载着日军第30旅团主力最后的希望的浮桥顷刻间炸得支离破碎,五六十个还在桥上尽职尽责地加班加点工作的日军工兵齐齐被炸飞上了天,最后四分五裂的掉进淮河成为河内鱼们的天然饲料。
当足足一个大队的日军援兵气急败坏地赶来的时候,刘鹏飞早就带着特务营官兵们和爆破队的敢死队员们跳上木筏跑了。来的时候,他们是逆水行舟,又累又慢,走的时候则完全是顺流划船,速度非常快,一眨眼工夫就跑掉了。
&ldo;八嘎!&rdo;一刀你把那个严重失职的工兵大队长给劈成两瓣后,余怒未消的筱原少将不得不承认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中国军队对吃掉自己这个旅团是志在必得了,而自己的旅团确实也已经凶多吉少了。
第33集团军在淮河南岸罗山县的竹竿镇地区包围了日军一个旅团的消息迅速传到了交战双方的最高统帅部。,中日两国的最高统帅部都将目光锁定在地图上这个小的几乎都没有注释的竹竿镇上。中方统帅部见日军这个旅团隐隐已是瓮中之鳖,并且吃掉这股日军的希望很大,那可不是一般的兴奋。
武汉会战爆发后,尽管中国方面调动了整整110万大军迎战,但打了半个多月,中国军队却似乎是出师不利、频频遭挫。首先就是皖南南军事重镇安庆一夜沦陷,随后就是耗费无数人力财力所修建的马垱要塞也轻易丢失。马垱要塞是德国军事顾问设计的,耗资无数、坚固异常,蒋委员长本人都认为这座要塞能守一个月以上,结果打了不到十天就丢了,负责守卫的第16军167师师长薛蔚英少将因此而掉了脑袋,是抗战以来第一个被处决的黄埔军校一期生(原本这是个第一是龙慕韩得到的),攻占马垱要塞的日军顺着长江长驱直入,已经濒临赣北重镇九江的城下,使得长江以南的局势极度恶化。另外在江北,富金山也已经丢了,顺着长江北岸推进的日军第六师团今村支队也逼向了江北的军事咽喉田家镇。武汉的三大外延军事重地:马垱要塞、富金山、田家镇,才半个月已经丢了两个,剩下的一个也危在旦夕,这怎么不让蒋委员长和最高统帅部心急如焚。而眼下,在大别山地区作战的第五战区第3兵团的杂牌军门也居然爆了个冷门,围住了日军第16师团的一个旅团,这还得了!要是真的吃掉这个第30旅团,不但对此次武汉会战具有很大的军事意义,而且也能振奋振奋参战各部已经有些低落的士气,并且这回要歼灭的日军是南京大屠杀的几个主要的罪魁祸首之一,是日军第16师团这个作孽最多的旅团。且不说消灭一个旅团在军事上的意义,就是从政治上来说,替南京大屠杀的部分遇难民众成功报仇血恨这一点也能让举国上下为之一振。何况再从军事上来说,吃掉着日军这个旅团后,能起到震慑其他各路日军的效果,使已经势如破竹的日军在接下来的战事中不至于太过猖狂,从而为武汉会战很多战场上被日军逼得喘不过气的国军都能赢得喘息的时间,间接改善国军的整体局势。因此这个战役在军事上的意义也是非同小可的。
出于从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双重考虑,在委员长和最高统帅部的巨头们看来,罗山县竹竿镇,这一场是非打不可的,而且必须要大获全胜。为了统一指挥,军委会命令第33集团军张中将全权负责这场围歼日军第30旅团的战役。
委员长的消息自然是非常灵通,况且180师内本来就有&ldo;上面&rdo;的人,因此委员长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知道了这个围歼日军第30旅团是谁的计划以及是谁付诸现实的。这也是委员长又一次听到了&ldo;孟翔&rdo;这个名字。由于委员长不久前刚刚亲自接见过这个&ldo;国军的新秀将才&rdo;,因此对孟翔颇有印象。为了鼓舞士气,委员长通过某些特殊渠道,间接的询问孟翔,问他有多少信心能够打赢这一场仗,以及需要中央提供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