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说的是啊!&rdo;张中将和宋中将都露出醍醐灌顶、拨云见日的神情,&ldo;华南地区的国防力量确实已经非常虚弱,如果日军在广州展开登陆,那对武汉会战必然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看来,我们的估计确实太过于主观和乐观了。&rdo;
&ldo;困龙,你认为武汉会战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子的?&rdo;张中将目光炯炯地看着孟翔。
&ldo;军座,那我就直言不讳了。&rdo;孟翔也不客气,他知道张中将和宋中将都不是好大言功、喜欢听好话的人,所以才有话直说,&ldo;武汉会战,必然是国军和日军的一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大决战。但最终结果,我认为还是不妙的,武汉十有六七会丢。不过,经过这场大会战后,侵华日军也已经到了筋疲力尽、强弩之末。日本虽强,但它的国力根基毕竟不深,无法连续展开几十万人规模的大战。因此武汉会战后,侵华日军在很长时间内无力再展开战略性进攻,转为局部进攻,而国军也无力展开反击,战争自然会进入持续很久的僵持对峙。我大胆猜测,日本从一开始制定的对华战争策略就是&lso;速战速决、以华治华&rso;,但目前的战争发展前号已经大大地超出了日本高层的预料,战争的}肖耗也快要让日本的国力透支了。所以,在接下来的起码三年内,侵华日军会施行&lso;以战养战&rso;的掠夺政策,日本当局也会适时改变军事策略,转而对国府内一些亲日派、投降派、妥协派展开政治诱降,在中国占领区大量扶植傀儡政权,大量组建汉奸伪军,实现&lso;以华治华&rso;的险恶目的,从而让日本从中国的战争泥潭里抽出身。&rdo;
&ldo;有道理!&rdo;张中将和宋中将都连连点头,两人的思维都深受启发、豁然开朗。
从许昌到武汉的飞行过程只需要两三个小时,飞机上的将军们也都已经把思维进人了纯粹的军事讨论范围,一个个都谈论得津津有味,早就忘记了时间。只有蒋雍在旁边一直微笑着看着慷慨陈词、语出惊人的孟翔不说话。不知不觉中,飞机已经降落在了武汉王家墩机场。
第九十四节武汉之行(2)
&ldo;诸位将军,请。&rdo;舱门打开后,一位少将接待员笑容可掬地在下面示意道。
张中将的职位最高,又是首功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自然是第一个下去的,宋中将等其他几位中将少将紧随其后,孟翔虽然也是少将师长了,但年龄太低,因此是最后一个下飞机的。刚刚一出机舱门,孟翔就被外面惊天动地般的欢呼声和无边无际的人山人海给吓得差点又退回了飞机里。足足十几万人一起对着自己欢呼,这个场号确实是震撼人心,并且这种亲临其境的切身体会更加是令人心头发慌。当孟翔老老实实跟在张中将后面,鼓足勇气在十几万武汉民众和各地社会名流、贤达士绅的欢声雷动中踏上机场跑道时,他惊愕地发现,对面竟然走过来一小群上将中将和一些地位明显很高的文职官员。为首的便是那位脸上挂着招牌式的淡淡微笑的军政部长何上将,在他旁边的则是那位人称&ldo;小蒋委员长&rdo;的陈中将。陈中将脸上的笑意看上去很真诚,有种热情而坦率的感觉,而何上将脸上的微笑则明显虚假得让孟翔忍不住要上去把他的面具撕下来。除此之外,孟翔还看到了张中将的&ldo;老主公&rdo;,那位德高望重、身穿朴素的士兵军服、肩章上缀着三颗金星的冯上将,冯上将的笑容非常和蔼而爽朗。
桂系的两位巨头李白二上将也亲自过来迎接了。李上将和张申将、孟翔也有过数面之缘,对张中将誓死报国的精神和孟翔崭露头角的&ldo;军事才干&rdo;也颇为欣赏,因此脸上的笑意也是发自肺腑的。而那位人称&ldo;小诸葛&rdo;的白上将则一贯比较孤傲自负,因此脸上的笑意略有点勉强,估计他是被李上将硬拉过来的。李上将在徐州突围过程中牙疾发作,本来在武汉东湖修养,但居然会亲自过来,由此可见,李上将确实对第33集团军这支西北军余脉颇感兴趣。
至于那群文官的为首者,其身份更加不得了。孟翔一开始只是觉得这位年过五甸、举止儒雅、器宇轩昂但气质赢弱、面色苍白的&ldo;大官&rdo;似乎有点眼熟,后来经过张中将耳语介绍,孟翔顿时大吃一惊,因为自己眼前的这位居然是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
&ldo;汪先生好。&rdo;孟翔很客气地向汪精卫敬礼。
汪精卫微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向孟翔伸出手。
孟翔不敢造次,急忙和汪精卫握手。这是他和这位中国抗战时期毁誉不一、极富争议性的人物进行的第一次接触。孟翔看得出来,在汪精卫脸上的笑意里,隐藏着一丝阴郁和尴尬。抗战初期,面对来势汹汹的侵华日军,性格向来优柔寡断、懦弱消沉的汪精卫是个典型的&ldo;失败主义者&rdo;,在政治立场和民族原则上已经露出了摇摆不定的趋向。孟翔明白了,汪精卫会来到机场迎接张中将和自己这一干刚刚在前线立下战功的将领,估计也是蒋委员长的特地安排。委员长是玩弄权术的大师级人物,拥有敦锐的政治嗅觉,他可能已经从汪精卫的身上闻到了&ldo;媾和投降&rdo;的味道,因此故意安排他来迎接抗日有功将领,以此给他一个间接的提醒,因此汪精卫脸上的笑容才那么复杂并且有点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