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狡猾的支那军!八嘎!&rdo;临时指挥部内,酒井少将气急败坏得连晚餐都没有享用。
酒井少将也隐隐感觉的,这股中国军队的作战风格有些与众不同。酒井少将以前也不是没有和血战到底的中国军队交手过,那些中国军队都是以顽强但死板的战术拼到底,而眼下,这支中国军队不但作战顽强,同时还有一股灵活多变和不择手段的味道。遇到这种有勇有谋、狡诈滑头的对手,酒井少将不得不提高了警觉心。
旅团部内的电话铃声一个接一个。第一个是师团长打来的,土肥原中将先是关切地询问了兰封战局的进展。酒井少将没敢把战车部队已经损失惨重的情况告诉师团长,只是报告&ldo;战事异常激烈,但城内支那军已经露出疲态,攻占兰封是指日可待的事情&rdo;,对此,土肥原中将倒也没有追根刨底地询问,而是用凝重的语气提醒酒井少将,豫东地区的其他中国军队正在积极展开攻势,师团的其他部队都很吃力,战局的突破点就是兰封,希望第二十八旅团尽快攻占兰封,最后,土肥原中将又和声细语地鼓励了几句酒井少将。师团长的宽容态度让本来就心里有鬼而深感愧疚的酒井少将感动得几乎都哽咽了。而随后的几个电话则都是友军打来的,并且内容相差无几,这些联队或大队要么正在遭到支那军的强大进攻,要么刚刚丢失了几个不太重要的据点,但内在含义是相同的,都是在间接地催促第二十八旅团快点攻占兰封,彻底扭转整个第十四师团眼下的不利局势,解除&ldo;皇军&rdo;的整体困境。
酒井少将的心情本来就不佳,听到这些电话后更加感到厌烦,因为听这些联队长和大队长的意思,仿佛第十四师团此时的困境都是第二十八旅团没有攻占兰封造成的,而酒井少将顺理成章也是全军陷入困境的&ldo;罪魁祸首&rdo;了。这自然让酒井少将对这些电话听得十分反感。
在下定了明天一定要攻占兰封的决心后,身心俱疲的酒井少将匆匆地吃掉已经凉透了的晚饭,倒在行军榻上闭目小憩。但没过一个小时,好不容易进入梦乡的酒井少将又被那杀鸡叫般的电话铃声给吵醒了。
怀着恼怒和忐忑交加的心情,正在为天皇加夜班的酒井少将很不情愿地接起电话,他估计又是哪支友军打过来做催命鬼了。这种电话他都听烦了。但把电话听筒凑到耳朵边没过一分钟,酒井少将的脑袋就陷入了死机般的空白里,电话里传来的那冲天而起的轰鸣喧嚣声让他立刻睡意全无地跳了起来。
虽然酒井少将已经命令部队提高了警惕心,但也没想到这股可恶的中国军队居然会这么嚣张跋扈,居然不把&ldo;皇军&rdo;放在眼里已经到了敢对&ldo;皇军&rdo;展开千人规模大夜袭的地步了。
凌晨两点,兰封以东的毛姑寨。
位于这里的第二十八旅团第50步兵联队的驻扎营地已经彻底陷入了滚滚的浓烟和滔天的火光中,整个寨子在电闪雷鸣间被弹火照得亮如白昼,汉语的喊杀声震天撼地。遍地开花、此起披伏的巨大火球中,地面宛如一面被巨锤敲击得大鼓般剧烈震颤着。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以及坦克纵横奔驰的轰鸣声和战马横扫千军的呼啸声中,二十多辆凶恶狰狞的德国坦克犹如猛虎下山般风驰电掣地冲入日军驻扎地,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撕裂了日军在外围的防线,然后掩护着后面骑兵第13旅风雷滚滚的六百骑兵,在日军阵营间肆意驰骋。一门门粗大的坦克炮和一挺挺油亮坦克机枪疯狂扫射,弹火震耳欲聋,炮弹呼啸所到之处,日军成堆成堆地被炸得四分五裂,弹雨瓢泼之处,日军成片成片地被扫得滚滚倒地。打头冲锋的坦克群后面,十几辆满载着365旅特务营和200师步兵团士兵的装甲汽车也势不可挡地破门而入,龙精虎猛的士兵们在车子上大吼着,用轻机枪和冲锋枪劈头盖脸地扫射日军。为首的一辆装甲汽车上,特务营副营长刘鹏飞亲自操控着一挺被放平了的127的苏联制高射机枪暴雨梨花般地怒绽烈焰,被这种大口径子弹击中的日军顷刻间支离破碎、尸骸乱舞。
&ldo;给老子杀!杀光这些小日本!&rdo;三下五除二扒掉了军装的邱清泉坐在一辆四号坦克上,赤裸着上身竭斯底里般地指挥着坦克群冲击碾压日军阵地,狠狠地发泄他心头的窝囊气。被坦克炮炸飞上天的日军惨叫声响彻夜空,被坦克活活扎死的日军哀鸿遍野。
在此时的中日战场上,向来都是日军进攻,中国军队防御。而兰封城内被动防守的中国军队居然能集结这样一直机械化混合骑兵部队对日军发动如此强大的夜袭,可谓是前所未有,是很罕见的行为。策划这个夜袭计划的孟翔将他从骨子里蔑视日本的胆略发挥到了极限,而杜聿明、邱清泉、廖耀湘这些基本都三十出头的中央军精锐将领的身上也没有太多的暮气,在孟翔的&ldo;鼓动&rdo;下自然和他一拍即合。当然了,孟翔的这个作战计划也不是天马行空的纸上谈兵,在通常情况下,靠步兵部队夜袭日军是很冒着风险的事情,但眼下得到200师这个中国唯一的机械化部队的支持,整个作战计划可谓如虎添翼。以坦克群打冲锋,再以骑兵部队和机械化部队混合起来并配合坦克群展开反击,这种战术放在后世只不过是小儿科,任何一个拥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会想得到,但在1938年,却是不折不扣的&ldo;创举&rdo;,这是因为就连首先发明闪电战的德国人都还没有在战场上真正地显示出机械化部队的威力,更何况是在东方战场。